2020中國城市交通報告發布

        中國青年網 2021-01-21 16:31:39

        近日,百度地圖發布《2020年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由百度地圖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賽文交通網、KuWeather、百度阿波羅平臺、百度聲納、百度指數、百度百科、百度公共政策研究院共同撰寫發布。報告選取中國100個主要城市,通過大數據客觀反映城市交通擁堵、自動駕駛、停車、新能源出行、公交、交通政策、智能交通市場發展共7個方面的現狀,為公眾出行及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2020年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

        城市擁堵全年回顧:重慶位列百城交通擁堵榜首、全國高速擁堵里程國慶期間出現峰值

        《報告》公布了“2020年度全國百城交通擁堵排名TOP10”,重慶、貴陽、北京位列榜單前三。其中,重慶以通勤高峰擁堵指數2.260、通勤高峰實際速度24.06km/h,再度成為“全國百城交通擁堵排名”榜首。自2018年躋身“探花之位”,重慶在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蟬聯榜首,“山城”變“堵城”。而貴陽作為西南地區重要的樞紐城市,擁堵情況也不斷加劇,在榜單中的名次持續上升。北京的擁堵情況則有所改善,繼去年后擁堵排名繼續下降至第三位。

        回顧2020年,全國交通出行受疫情影響明顯。以高速擁堵趨勢為例,春節前夕到2月底,全國高速擁堵水平較平日及往年同期均有明顯下降。隨著各地復工復產、復商復市以及學校復學的穩步推進,全國高速擁堵水平也逐漸上升。其中,節假日期間高速擁堵現象尤為明顯,在2020年國慶節假期首日,全國高速擁堵里程更是達到了全年峰值,甚至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2020年全國高速擁堵趨勢回顧)

        三大維度勾勒出行圖鑒:停車需求熱度不減、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提速

        “商圈”的活躍程度往往反映著一座城市的經濟活力,集中的客流和車流也讓停車需求熱度居高不下。《報告》中,依托百度地圖停車大數據,2020年百度地圖全國一線城市商圈停車需求熱度排行新鮮出爐。在北京,地安門商圈、什剎海商圈和奧運村商圈的停車需求熱度位列前三。上海的停車需求熱度TOP3商圈則為外灘商圈、東外灘商圈以及南京東路商圈。

        (2020年百度地圖部分一線城市商圈停車需求熱度排行)

        與此同時,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車主開始選擇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密度和服務能力成為新能源車主高效出行的重要保障。《報告》表明,在全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公共充電樁密度排行中,上海、廣州、深圳分別以14.24個/平方公里、13.24個/平方公里、10.64個/平方公里的公共充電樁密度,位居前三。

        此外,截至2020年底,全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中,杭州、上海和天津的主城區公共充電站3km半徑服務覆蓋率已達到100%,意味著這三座城市的新能源車主,在主城區范圍內的任意地點,均可以在3公里半徑內找到充電站進行充電。而主城區公共快充充電樁占比最高的三個城市則被西安(80.40%)、成都(77.78%)和杭州(75.85%)包攬,可以更加便捷地滿足車主快速充電的需要。

        (2020年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公共充電站服務覆蓋率)

        《報告》還發現,百度地圖新能源車主用戶中,47.24%的用戶駕車出行距離在5公里以內,80.02%的用戶駕車出行距離在20公里以內。隨著新能源車續航里程的不斷提高,部分新能源車主用戶在面對長距離出行時也不再焦慮。數據顯示,13.93%百度地圖新能源車主的駕車出行距離在20至50公里之間,6.05%的用戶駕車出行距離超過50公里。

        (2020年百度地圖新能源車主駕車出行距離)

        針對城市公交發展狀況,《報告》還公布了全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地面公交及地鐵線路網密度、通勤高峰公共交通與小汽車行程速度比排行。結果顯示,杭州、佛山和深圳的地面公交線路網密度最高,上海、北京和重慶的地鐵線路網密度最高,而北京、上海和廣州的通勤高峰公共交通與小汽車行程速度比最高,具有最強的公共交通競爭力。

        (2020年全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地面公交及地鐵線路網密度)

        (2020年全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通勤高峰公共交通與小汽車行程速度比)

        解析城市交通發展“風向標”:自動駕駛多城落地、智能交通迅猛發展

        在“交通強國”“新基建”等國家政策的指引下,自動駕駛、智能交通迎來迅猛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國內共有27個城市發布自動駕駛測試政策,開放測試道路里程已超3000公里。百度Apollo作為自動駕駛行業的“頭雁”,其Apollo?Go自動駕駛出行服務也在2020年陸續于長沙、滄州、北京實現落地運營。

        在利好政策的加持下,智能交通成為近兩年的“霸屏”熱詞。《報告》對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狀況和熱點進行了深度分析。在“新基建”浪潮下,政府牽頭的智能交通項目增多,涵蓋智能交通管理和智能交通運輸兩大領域。從千萬級項目看,2020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場投資規模同比提升明顯,增幅為23%。

        (2020年度城市智能交通政府項目型市場投資情況——大項目指數(BPI))

        聚焦2020年度智能交通領域最受關注的十大民生內容,研究發現,網民和媒體關注的熱點大不相同。2020年,網民對違章抓拍、網約車和車駕管服務的關注熱度不減,仍處于前三位。而媒體對出行信息服務、智能停車的關注度則明顯提升,分別由去年的第九、十位提升至第二、三位。這很可能與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發有關,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出行受限,各大地圖商紛紛推出“疫情地圖”,通過及時通報道路管控信息,為民眾出行提供服務。

        (2020年度智能交通領域最受關注的十大民生內容)

        此外,與2019年相比,2020年媒體對車路協同、交通新基建、智慧停車和交通強國等熱詞的關注持續提升,尤其是交通新基建一詞。2020年“新基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各地紛紛出臺相應的新基建發展規劃,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等交通新基建的相關內容,也引發了媒體的高度關注。

        (2020年度智能交通領域最受關注的十大關鍵詞)

        百度地圖依托領先的技術和生態能力,在《2020年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中對中國城市交通發展狀況進行了全面、深度的解析,以客觀、真實的數據描繪出一幅城市公眾的出行“百景圖”。未來,百度地圖將繼續發揮AI技術優勢,為城市交通的治理、規劃和建設提供科技支撐,讓出行更簡單、更便捷。(鐘慶)

        關鍵詞: 大數據 交通 城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