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這座大國重器唯一的“打卡”點嗎?

        新華網 2021-01-26 15:17:49

        新華社貴陽1月26日電(記者齊健)在科學家腦海中,科學是最綺麗的風景。對你我來說,科學可以那么美嗎?一起登上“中國天眼”觀景臺,見證最美麗的科學風景。

        “中國天眼”觀景臺也叫瞭望臺,在望遠鏡東側的山頂上。想登上觀景臺,首先要到達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航龍天文小鎮的中國天眼科普基地,并按規定在網上預約。

        寄存所有的電子設備,經過兩道安檢,便可乘坐經過特殊改裝的車輛前往觀景臺。在觀景臺腳下,可以攀登789級臺階,或者轉乘車輛盤山而上。直抵觀景臺的這段路,是為照顧年長或體弱訪客新修的。

        想想登山的每一步,都是為了親近“中國天眼”,動力就來了。

        登上觀景臺,俯瞰“中國天眼”,6座百米高的支撐塔聳立在群山環抱的洼坑邊,直徑達500米的銀灰色“大鍋”盡收眼底。再仔細看能發現跟塔尖差不多大的饋源艙,有時“懸浮”在半空中,有時??吭阱伒?。

        清晨,有可能看到云霧在“大鍋”中翻滾的奇景;正午或夕陽西下時,“大鍋”反射陽光會有些刺眼;晚上,有可能看到銀河掠過“大鍋”邊的山巒。不過,清晨和晚上的奇景,你只能從檢修期間拍攝的照片中一飽眼福。

        老式膠片相機,如今在觀景臺“受寵”。因為數碼相機、手機等電子產品被禁止使用,膠片相機成了訪客跟“天眼”合影的唯一途徑。訪客可以選擇由攝影師拍照,也可以帶自己的膠片相機去拍攝,只要電池容量在允許的3毫安以下。中國天眼科普基地攝影部負責人劉晨說,目前每天最多會有2000名訪客登上觀景臺。

        將來,或許“中國天眼”觀測基地內部在檢修期間會對公眾開放,而眼下,觀景臺是這座大國重器唯一的“打卡”點。

        “中國天眼”的發起者和奠基人、著名天文學家南仁東2017年9月因病逝世后,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原黨委書記、副臺長趙剛回憶說,南仁東心中最大的夢想,就是把大窩凼變成一個現代機械美感與自然環境完美契合的工程奇跡,這是他心中一道最美麗的科學風景。

        關鍵詞: 天眼 觀景臺 打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