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 題:“云端”過年·閃測閃查·大數據“守護”,這些“牛”科技助力就地過年
董瑞豐、董星辰、劉溫馨
就地過年,誰在助力大城小村的有序運行,誰來慰藉遠方游子的一抹鄉愁?除了各行各業堅守崗位的人們,“云端”過年、閃測閃查、大數據“守護”……這個牛年春節,還有這些挺“牛”的新科技!
“云端”過年,該有的儀式感不能缺
異鄉過年,不少“90后”和“00后”還是頭一回。雖然不能與家人團圓,但“云聚餐”“云拜年”層出不窮,讓這個春節依然充滿“年味兒”。
通過視頻方式,隔著一塊屏幕,同吃年夜飯,共度歡樂年。距離遠了,形式變了,但親情和祝福不減。
語音和視頻連線,越來越成為主要的拜年方式。一些科技產品進一步創新,推出“云過年計劃”等新媒體創意互動產品。人們可以通過小程序、App“云聚會”,還能利用“AI拜年神器”和“群聊炸屏表情”等,向親友花式拜年。
在科技手段助力下,一些城市也通過“云上新年”構建市民文化新年,啟動融媒體聯動直播,讓人們居家就能感受到傳統節日的魅力。
離家不離愛,溫暖一直在。“云端”過年,春節該有的那些儀式感,這屆年輕人一樣都不缺。
閃測閃查,讓假期出行安心放心
春節出行,核酸檢測需求迎來高峰。部分地區給出“上午采樣,下午出結果”的速度,這背后離不開高科技的加持。
“登”有信息化手段——核酸檢測登記時,手機App掃描居民身份證即可錄入身份信息,又快又準,大大減少了時間成本。
“采”有新型防疫移動醫院——新一代抽拉式的車載核酸檢測實驗室,90秒內可完成安裝,60分鐘可投入使用,每日核酸檢測量可達6萬人。
“檢”用混采檢測技術——拭子樣本集中檢測,發現陽性再逐個排查,最大限度提高檢測效率。
“查”有大數據平臺——手機登錄便可下載電子版檢測報告,閃測閃查,讓百姓假期出行安心、放心。
綠碼通行,彰顯一體化服務平臺支撐能力
防疫健康碼,是精準防控的重要憑據。能否“一碼通行”,考驗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的支撐能力。
“一人一碼”、智能App、大數據分析……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各地數據正在建立健全共享、互認機制,更好地滿足大家跨地區流動及返鄉需求。
為便利老年人等不使用或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群體出行,國家政務服務平臺還提供了“老幼助查詢”功能,實現一鍵代辦代查,更加省心。
在喜慶祥和的氣氛中,構建起數字化精準防疫新模式。科技創新的力量發揮最大效能,幫助百姓過個舒心年。
大數據“守護”,為城市織起安全網
牛年春節,全國36個大中城市就地過年人數比往年增加4800多萬人。
每人每天“二兩肉、半斤米、一斤菜”如何保障?北京推出“蔬菜進京分省對接平臺”,整合供應鏈上下游數據資源,實現企業與商超菜場供需高效對接與匹配,為在京過年居民提供充足物資供應。
水電氣負荷用量、交通擁堵實況、城市環境指數、具體事件的處置流程……在上海,“一網統管”平臺大屏上,各類數據實時跳動。在50個部門、185個系統、近千個應用基礎上,這一平臺還對接共享了第三方企業數據,實時動態地反映出城市的“生命體征”。
春節假期也是區域污染的高峰期。多個城市運用衛星遙感技術,擦亮精細管理“千里眼”,及時提供大氣監測、預警發布服務。
大數據“守護”,正織起一張科技的安全網,讓這個春節期間城市運行更有序,百姓生活更寬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