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亂辦醫學院壞了醫學教育“一鍋飯”

        《中國科學報》 2021-02-19 22:00:10

        巴德年

        近年來,國內眾多高校紛紛通過自建或共建的方式成立醫學院,其中不乏一流大學。一時間,幾百個醫學院“橫空出世”。據不完全統計,國內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超過30所已經建立或者正在籌建醫學院。像中國這樣大規模、高速度創辦醫學院,可以說是“古今中外,空前絕后”。

        清華大學辦醫學院已有20年歷史,建院之初聘請兩院院士吳階平先生任醫學院首任院長。如果將清華大學醫學院放在中國醫學院校之中,其醫學學科評估只能排在B類。清華大學尚且如此,近年來爆發式增長的幾百個醫學院,它們的辦學水平怎能不令人擔心?

        當今,中國有很多大學熱衷于辦研究院,中專熱衷辦大專,大專熱衷辦本科,本科積極招收研究生……幾乎所有高等院校的辦學模式只能向“上”發展。中專是縣團級單位、大專是副司局級、本科是司局級,這種“官本位”思想嚴重影響我國高等院校的發展模式。

        大學辦醫學院給誰辦?是為了國家利益,還是為了學校的眼前利益?

        國家建一流大學的首要任務是建立人才庫、資源庫、思想庫,向國家提供合格、優秀乃至杰出的人才,這才是辦大學最根本的宗旨。辦一流大學就是辦一流學科、培養出一流人才、產生一流研究成果。

        西南聯大辦學僅僅8年,卻培育了3800多位優秀畢業生,其中包括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8位“兩彈一星”元勛、170多位兩院院士和100多位社會與人文科學方面的大師。

        以國家利益、以國本位思想辦學治學的高等院校,應以解決國家醫學問題、提高國家醫學水平為醫學教育的使命和擔當,努力成為國家醫學優秀人才、杰出人才的搖籃,成為中國醫學發展的牽引車和助推器,成為國家醫藥衛生政策、方案、規劃等的咨詢處和思想庫,成為主動承擔國家突發應急醫療任務的主力軍和機動隊,還要成為國際交往與走向世界的先頭部隊。

        隨著我國醫學院數量增多,論文產量也與日俱增。從2017年開始,我國論文總數就已經超過日本、美國,醫學論文也在其中,中國的醫學論文數量直線上升。但遺憾的是,發了如此多的論文,我國兩大疾病——心血管疾病與癌癥的死亡率依然沒有看到拐點。而美國近10年來心血管病死亡率已經下降了38%,日本癌癥的5年生存率已經達到67.7%。由此可以看到,中國論文發表數量雖然是世界第一,但醫療水平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與此同時,醫學論文期刊的影響因子也在暴漲,最高影響因子已經達到187,四五十分的也相當普遍。高等院校拿課題、爭基金、發論文的熱情與日俱增。在以論文為導向的教育體制下,不少醫學院過度重視論文產出,而忽略了教學,更忽略了育人,直接致使很多“門外漢”建醫學院,發表生物學論文充當醫學論文,醫學教學質量逐漸下滑。一些醫學院連解剖學教研室、病理學教研室都沒有,甚至連附屬醫院都沒有,更談不上尸體房和病理標本。有些醫學院學生只能靠圖譜、幻燈片學習,還美其名曰“3D教學”。

        作為一名有60年教齡、30年醫學院校管理經驗的“老兵”,我堅決反對盲目創辦醫學院。試問,那些盲目創辦醫學院的高校管理者們,你們生病的時候敢讓你培養的醫學畢業生給你開刀、插管、麻醉、做介入嗎?如果你們都不愿意的話,那這些未來步入醫生行列的畢業生還怎么能保障百姓健康?

        現如今,談醫學教育需要巨大的勇氣。去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關于中國教育和中國醫學教育的重要指導文件,對醫學教育創新發展以至整個中國教育標準提出了建議和指導,對消除醫學教育亂象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給了我巨大的勇氣來談當今的醫學教育。

        辦一流醫學院離不開醫學大師,有了醫學大師才能培養出優秀杰出的醫學人才。比如,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曾憲九先生一生培養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普外科醫生,又如我國麻醉學科泰斗羅愛倫、血管外科汪忠鎬院士等。

        醫學大師的主要任務不是教書,而是育人。他們的存在給學生樹立了榜樣、標桿,讓學生可以追求、學習甚至效仿。大師教給學生的不是具體什么知識,而是品質、意志、智慧和長期堅持不懈的精神。辦大學就是要有大師、出大師、育大師。

        中國每年醫學本科畢業生大約有20萬,有資格參加執業醫師考試的12萬左右,其中能獲取執業醫師資格的只有5萬左右,可見醫學本科教育質量亟待提高。

        2013年,國家七部委發布《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制度,使我國醫學在校教育、畢業后教育乃至職業生涯教育形成一個完整鏈條。但遺憾的是,中國的住院醫師讀完本科5年,經考試獲得執業醫師資格,國家每年每人只補助3萬元,待遇實在太低。住院醫師培訓是一種特殊的“勞動”形式,對培養合格醫生、優秀人才十分重要,待遇太低會導致大量年輕醫生流失。而要想改善現狀、留住人才,就應該從提高住院醫師待遇開始。

        我希望所有的醫療從業者一起呼吁提高住院醫師待遇,并以此為起點不斷提高和改善從業人員認同感、歸屬感,體現醫生的人生價值、展示白衣天使的崇高形象。

        總體來說,盡管中國醫學教育亂象叢生,但國家已連續發文嚴加整治,再加上我國有辦好優秀醫學院校的文化底蘊和理想信念,相信辦好醫學教育指日可待。

        (作者系中國工程院院士,本報記者卜葉、張思瑋整理)

        關鍵詞: 醫學院 醫學教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