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已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近年來,我國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均大幅增長。算力的提升將加速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轉型,筑起中國數字經濟的新底座。《2020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計算力與經濟增長緊密相關,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3‰和1.8‰。
然而,當前我國算力基礎設施還存在布局不合理、發展不均衡、共享不充分、服務單一、能效不高等問題。從行業來看,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以2019年為例,當前我國數據中心以互聯網客戶為主要用戶群體,占60%以上份額,金融業和政府機構占30%份額,制造行業僅占3%。然而,算力是制造業創新升級不可或缺的支撐,需要更多算力投向制造業,支撐我國制造業升級轉型,才能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躍升。
全國兩會開幕在即,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建議,加強國家層面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引領算力基礎設施整體有序發展;倡導建設多元化、智能化、高效能的新型算力基礎設施,有效支撐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推動制定以應用效能為導向的算力評價體系和評測標準,引導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健康發展。
他認為,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離不開“新IT”基礎設施的支撐和賦能作用。所謂“新IT”,就是基于“端(智能物聯網終端)-邊(邊緣計算)-云(云計算)-網(5G)-智(行業智能)”技術架構賦能各行各業、實現智能化變革所需要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數字經濟時代,信息數據總量呈爆炸式增長,只有通過“新IT”中的“邊-云-網”協同發力,增強計算力,才能將數據生產資料轉化數據價值。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深入各行各業,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傳統生活方式帶來了沖擊,尤其是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逐步凸顯。如何幫助中老年人正確安全使用信息技術,規避網絡風險,已經成為“智慧社會”亟待解決的社會和家庭問題。為此,楊元慶建議:在產品層面,鼓勵企業推出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能終端產品;在服務層面,統籌考慮各類互聯網便民服務的線上線下整合,便利老年人使用。建議城市公共服務部門,如醫院、車站、社區等在制度設計環節將老年群體的特征考慮進去,提供“線上”+“線下”的選擇,不要一刀切地關閉人工窗口,保留實體咨詢、現場指引、人工服務等項目,更好的維護老年人的權益,也讓公共服務更加全面和精細;在安全方面,加強針對老年人的個人信息安全執法力度和個人隱私保護水平,切實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產品、享受智能化服務。
據了解,楊元慶代表今年兩會還將圍繞供應鏈金融、職業教育、企業碳中和治理能力等問題提交多項建議。(記者 戰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