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胎兒是無菌的嗎?我科學家揭示羔羊腸道微生物起源

        光明網 2021-03-02 22:00:05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反芻動物飼料創新團隊首次揭示綿羊胎兒出生前就已經存在有活性的腸道微生物,并確定了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謝產物的組成。該結果不僅是反芻動物生理研究的突破,也是在哺乳動物上的首次發現,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腸道(Gut)》上。

        據團隊刁其玉研究員介紹,胃腸道微生物是牛羊等反芻動物賴以消化飼草料、建立免疫系統、促進生長發育的保障。人們一直在探索,微生物何時在消化道中定植?來自哪里?組成如何?普遍認為哺乳動物胎兒是無菌的,胎兒腸道內的微生物是在分娩過程中開始定植的,該研究結果給予了新的認識。

        羔羊胎兒腸道微生物組成

        羔羊胎兒腸道微生物與代謝產物相關性

        科研人員利用宏基因組、宏轉錄組和代謝組等多組學方法,以足月即將分娩的羔羊胎兒為試驗對象,無菌采集臍帶血和盲腸食糜樣品,檢測其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結果證實羔羊在出生前的腸道中已經定植活性微生物組。研究發現,胎兒腸道中微生物組存在低多樣性和低生物量的特征,其以變形菌門、放線菌門和厚壁菌門的細菌組成為主。通過代謝組學分析,在胎兒腸道中檢測到了微生物特異性代謝產物,如短鏈脂肪酸、脫氧野尻霉素、絲裂霉素和妥布霉素等,確證了這些微生物具有代謝活性。

        這項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提供了直接證據,證明了羔羊出生前的腸道中存在有活性的微生物組,為胎兒腸道微生物定植始于子宮提供了依據。對于通過調控早期宿主-微生物互作來促進動物生長發育和機體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對于幼齡動物的早期培育有重大的價值。

        據了解,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共同資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