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5日電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房地產行業相關話題備受關注,圍繞城市建設、綠色建筑、住宅產業等話題,來自房地產領域的專家代表紛紛建言獻策。其中,全國人大代表、中南集團董事局主席陳錦石圍繞城市群建設、健康住宅、建筑科技創新,以及建筑工業化等方面提出了諸多建議。
促進城鄉共同高質量發展
陳錦石表示,目前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設中,大小城市公共設施配套差異大,住房供需失衡,小城市人口外流、住房過剩,大城市流動人口、新市民的住房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大城市住房問題、小城市發展問題突出。
全國人大代表、中南集團董事局主席 陳錦石
陳錦石建議,加強城市群、都市圈頂層總體規劃,通過強化三規合一、打通城市群、都市圈內的公共基礎建設,強化大城市對圈內中小城市的輻射。允許大城市與周邊縣市、城鄉建立聯動,加大大城市輻射的周邊中小城市住宅供給,分擔大城市住房壓力,化解供需矛盾,同時帶動周邊小城市發展。
同時聚焦發展要素,繼續鼓勵社會資本下鄉投資,制定切實政策鼓勵農村青年人群回到家鄉發展,為企業和青年人群提供創業與發展空間,使農村成為企業和有志青年實現自身價值的舞臺,共同積極做城鄉高質量發展共創者。
優化光伏建筑、保溫技術利用
2020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八大重點工作任務之一,并提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
值得關注的是,建筑業能耗高的同時,傳統的建筑節能技術也存在著安全隱患。如外墻外保溫材料掉落傷人事件偶有發生;部分保溫材料未使用防火阻燃技術,引發火災事故等。在陳錦石看來,推動建筑節能減排、采用新型技術和材料將有助于我國早日實現碳中和目標,消除安全隱患。
陳錦石建議大力推廣低碳住宅。利用財政補貼、稅收減免、融資支持等政策,大力發展光伏建筑,有效降低建筑物能耗。同時因地制宜變更外墻保溫技術規范要求。一是禁止使用外墻外保溫技術,大力推廣外墻內保溫技術;二是對于使用外墻內保溫技術的,適當放寬建筑面積和容積率計算規則;三是大力發展結構自保溫一體化技術體系。
同時,陳錦石還提出大力支持建筑行業科技創新獎勵。一是多設立國家級專項課題,以專項科研基金的形式,吸引研究所、高校及企業參與建筑技術創新;二是對于研究成功并得到推廣的,給與專利保護的同時再給予財稅方面的激勵。
以工業化推動建筑業發展
當前,我國傳統的建筑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建筑業成為僅次于制造業吸納農民工的第二大行業。然而我國建筑勞動生產率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建筑業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還不高。
與此同時,傳統建筑業會造成噪聲污染、廢水污染、廢氣污染、粉塵污染、廢棄物污染、光污染和有毒物質污染等。其中建筑垃圾、建筑揚塵和建筑噪音是城市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是國家嚴格控制的污染源。與之相伴的是,裝配式建筑發展水平仍然較低,標準化水平不足、技術水平處于低端等問題依然存在。
為此,陳錦石建議大力推行預制裝配式建筑,不斷提升裝配式建筑的標準化水平與技術水平。一是充分借鑒發達國家NPC技術體系,在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安全等領域加大研發,不斷完善預制裝配式建筑產業管理體系,推動預制裝配式建筑產業更好發展。二是裝配式建筑優先采用EPC總承包,從設計、采購、施工全方位把控產品質量,真正實現全過程、全專業綜合高效管理。三是在政策上進一步提升裝配式建筑占比。
陳錦石還建議,繼續加大對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消除目前存在的質量通病問題。完善國內現有圖集和施工操作手冊,增加常見質量問題的處理措施。加快專業人才培育,各類人才持證上崗。另外在建筑工業化推進過程中,使用節水型衛生潔具和節水技術,節約水資源;選擇符合區域地理、氣候特征的住宅建筑體系,研制推廣新型砌塊、輕質板材和高效保溫材料,減少能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