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總是以其熠熠的光芒吸引著人們,無論是鉆石還是紅寶石,其名字都直白地展示了它的特點。作為寶石家族中的一員,日光石也是如此,它光彩奪目。日光石又稱太陽石,屬于鈉奧長石中的主要品種。
日光石有許多特征,它的晶體呈柱狀,為常見塊狀集合體,屬于三斜晶系。日光石有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狀。它身上最大的特征就是“金砂效應”(沙金效應),這是因為石中含有大量細小赤鐵礦和針鐵礦的薄片,因此當寶石在轉動時會出現金紅色的反光,美輪美奐,光彩奪目。人們也經常通過這一特征來鑒別日光石。這些內含平板狀的結晶,不僅賦予日光石光芒,還造就了其不同的顏色,如黃色、橘色、紅色和綠色等。日光石的各種顏色就來自于其內含的赤鐵礦及針鐵礦、銅礦等物質。
日光石還被稱作“閃光長石”,一方面是因為它的內含物會因反射光線而閃耀,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日光石頭屬于富含赤鐵礦、針鐵礦、鐵云母等微細礦物包體的長石族礦物。由此定義,又有了不同的關于日光石的分類,可分為透長石日光石、更長石日光石等。首先說透長石日光石,這是一種由無色透明、厚板狀透長石晶體構成的日光石。有一種透長石日光石會呈現深紅橙色或金黃色火焰狀閃光,這是因為它含有大量微細的橙紅色鱗片狀赤鐵礦或針鐵礦包體。更長石日光石則是含大量微細金屬礦物包體的更長石,大多數日光石屬于此類型。
目前,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日光石有許多是人造仿制品。要想辨別天然日光石和人造日光石并不困難,借助日光石具有的非均質性、可能存在的長石型解理以及其他物性,可以較為便捷地將其與玻璃質仿制品區別。在X射線下,日光石有白色熒光;在紫外光下,日光石或沒有特殊現象,或出現雜色熒光。
要想從自然界中開采日光石,需要去偉晶巖和一些長英質巖脈中尋找,這是日光石的主要產生礦床。
本文由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第二分校一級教師王和意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