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 曦
通訊員 楊 陽
肝癌是我國病死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約有42.2萬人死于該病,占全球肝癌死亡病例數的53.9%。“不過肝癌也是近幾年治療水平提升最快的癌癥之一。”在3月18日我國第二十一個全國愛肝日來臨之際,天津市腫瘤醫院肝癌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陸偉表示,針對肝癌患者的“全方位、全周期”管理以及多學科聯合個體化精準治療,大大提高了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肝癌的治療包括手術、放化療、介入、靶向藥物、免疫治療等多種手段。與其他腫瘤相比,肝癌的治療水平近些年進步最為明顯,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提升。”天津市腫瘤醫院肝膽腫瘤內科主任張寧寧舉例說,現在通過化療+靶向+免疫聯合治療,在天津市腫瘤醫院已經有20%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即使不能進行手術的患者,通過聯合治療,也可以有效控制腫瘤的發展,使患者生存期延長2到3年甚至更長時間。
“目前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新藥層出不窮,我們正在努力探索挖掘這些藥物更多的適應病種。同時也在探索化療+靶向+免疫聯合治療的新策略。”張寧寧介紹,把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藥物與PD1或者PDL1的免疫制劑聯合使用發現,通過使用靶向藥,可以打破免疫抑制,使免疫制劑能發揮更好的療效。
雖然治療手段在進步,但在臨床中,由于肝癌的發病機制錯綜復雜,治療方案往往涉及多個交叉學科。很多肝癌患者初次來到醫院,常常不知道先掛“哪個科”。傳統的單一治療模式存在局限性,往往效果不太理想。
陸偉表示:“針對這種情況,個體化‘全程管理’診療模式,可以整合醫院相關學科的核心資源,全面打造肝癌個體化診療新模式,讓肝癌患者總能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天津市腫瘤醫院肝癌防治研究中心作為國家“原發性肝癌規范化診療示范基地”,還針對復雜難治的各期肝癌,通過肝癌中心規范的個體化多學科治療序貫方案制定,探尋初診醫師負責制的MDT多學科綜合診療模式,讓患者最終受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