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近日發文,將12個病種納入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救治管理病種范圍,并鼓勵各地在國家確定的病種基礎上,納入本地區多發、群眾反映強烈的兒童重大疾病。
據了解,這12個病種包括腦膠質瘤、髓母細胞瘤、顱咽管瘤、室管膜腫瘤、惡性生殖細胞瘤、鼻咽癌、甲狀腺癌、胸膜肺母細胞瘤、神經纖維瘤病、朗格罕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以及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通知要求,各地要根據新增病種診療需求和病例登記信息數據等情況,及時調整完善定點醫院和診療協作組,細化診療規范和臨床路徑,完善醫療保障政策,并做好病例信息登記、全程管理和隨訪。
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病種多,治療難度大,部分病種診療過程涉及多個學科或醫療機構,造成治療周期長、醫療費用高、報銷比例低、家庭負擔重。2019年,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首次將再生障礙性貧血等10種主要的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病種納入救治管理和保障體系。(陳席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人工智能引領地震監測邁入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