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改”推動管理變革 激發員工奮斗動力

        光明網 2021-03-22 20:15:04

        北方重工是遼寧省沈陽市九家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單位之一,是重型機械制造領域的骨干企業。現有在崗職工4500余人,其中一線職工2200余人,有高級技師197人,技師558人,高級工1172人。企業自2019年4月30日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來,持續推進“產改”工作不斷進行。

        樹立創新典范崗位上練技術

        吳文遠是數控車銑機床操作的佼佼者,在車間領導和同事們心中,他是能打硬仗的攻堅骨干,更是出了名的創新人才,他經常小改小革自創工裝、修磨工具提高加工效率,現已成為技術創新的典型。為了加工一個難度極大的軸承座,他反復研究制定加工方法,修磨專用刀具,自己改制成型銑刀進行切削加工,提高效率達50%以上,順利提前完成加工任務。

        在加工某架體φ478尺寸鏜孔時,吳文遠憑借多年的經驗和技術,自己動手改造磨制單刃車刀進行加工,不僅保證了尺寸精度要求,又大大節省了刀片消耗費用。加工中,架體表面的一處鍵槽底部尺寸為R5,由于操作范圍較小,現有的小切刀盤刀片無法深入,達不到角度要求。吳文遠想辦法改制修磨現有切刀片,刀片經反復精細修磨達到了R5的弧度,直接一次走刀完成R角加工。經測量尺寸完全合格,同時光潔度大大提高。吳文遠通過自身努力,現在已經成為沈陽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成為了大家學習的典型。

        重構薪酬體系激發奮斗動力

        北方重工建立了以利潤為核心的薪酬考核體系,按照全成本核算結果核定各制造分廠工資總額。各制造分廠依據自身情況合理制定二次分配方案,并經所在單位大多數職工討論通過后公開發布,在每月薪酬發放中根據職工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及創效情況等因素合理進行二次分配,充分體現收入與貢獻掛鉤,公平公正地實現多勞多得、技高者多得。

        自實施混改以來,北方重工累計發放各類專項獎勵一億零二十萬元,一大批一線員工月工資收入超過了萬元。汽車轉向系統分廠通過采購降成本、設備改造提升自制率等措施,連續實現單月盈利,全員獲利潤提獎。“創造分享、多勞多得、干到給到”的分配激勵機制讓員工們干勁十足。過去是“要我干”,現在是“我要干”。結構件分廠組對日產量突破80噸、100噸,不斷刷新歷史紀錄。北方重工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著大變化。與混合所有制改革活力持續釋放相呼應的是,機制活了,人心順了,企業凝聚力在不斷增強,廣大員工分享著混改帶來的實惠,對企業的未來充滿了無限憧憬。

        班組文化建設點亮活力之光

        在北方重工我們能看到每個班組的休息室都窗明幾凈,所有的物品都固定擺放,井然有序。與以前用幾個跟衣柜圍成的休息區相比,現在的“小家”分外溫馨。為了營造一個“干凈、整潔、舒適”的班組環境,員工們將原有更衣室進行徹底改造,大家個個摩拳擦掌,共同設計創造充滿個性化的、有自己特色的班組小家。班組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重新粉刷了墻面、對室內照明進行改造更換,安裝了LED節能燈、清理室內雜物、對舊的座椅進行修配、刷油,還得到了兄弟車間的支持,有繪畫特長的劉長勝師傅繪制了一幅帶給班組昂揚斗志的油畫《驚濤駭浪何所俱迎來春色艷陽天》,還在班組最明顯的位置書寫了“謀方略韜遠鑄大成基業”的集團口號。

        通過班組建設,不僅僅是給員工們帶來了干凈、整潔的工作環境,更是在精神上不斷地凝聚著大家的合力,增強了員工們的團隊意識,促進了和諧的氛圍,體現出凝聚力和執行力,讓班組全體成員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以“小家”力量共同為企業“大家”做出更大的貢獻。(陸域)

        注:此文屬于光明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關鍵詞: 推動 管理 變革 激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