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美軍戰略核潛艇的聲吶系統,探測距離有300到400千米。這個距離,應該是美國海軍為了威懾對手,進行的夸大宣傳。
潛艇所裝的聲吶對目標的發現距離是有具體條件的,并非一個定值。例如同一型艦艇在不同航速、不同海區所表現出來的噪聲,都不一樣,潛艇在不同航速、不同海區、不同深度所表現出來的噪聲也不一樣,所以潛艇聲吶對艦艇的探測距離有遠有近。一般來說,聲吶對于高噪聲艦艇的探測距離明顯大于對低噪聲艦艇的探測距離,被動聲吶的探測距離要大于主動聲吶。
▲ 美國海軍在上世紀70年代服役的“拉斐特”級戰略核潛艇
美國海軍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現役戰略核潛艇有三代,即第一代“華盛頓”級、第二代“伊桑·艾倫”級、第三代“拉斐特”級,它們都裝有AN/BQS-4主動探測聲吶、AN/BQR-2B被動探測聲吶,以及用于遠程警戒和搜索跟蹤的AN/BQR-7被動聲吶。
▲ “拉斐特”號戰略核潛艇的BQR-7聲吶的顯控臺
就探測距離來說,BQR-7的距離最遠。它由排成3列的156個水聽器基元組成,在艇首排成半圓形,并向兩舷延伸15.24米,水下最大探測距離100海里,大約185千米。這已經是理想狀態下的探測距離,也就是潛艇在低速航行時,對敵方高速艦艇的最大探測距離。因此,300~400千米的探測距離是達不到的。即便是現在的安靜型潛艇,在低速航行時用最先進的被動拖曳線列陣探測聲吶,對艦艇也難以達到這么驚人的探測距離。300~400千米的探測距離,可能只是偶然狀態下的數據,是美國海軍用來進行夸大宣傳的,目的是給對方進行心理威懾。
▲ BQR-7聲吶的顯控臺
▲ BQS-4聲吶的顯控臺
此外,在遠距離探測時,潛艇聲吶的精度很低,只能用來警戒。像AN/BQS-4這樣的主動探測聲吶,精度高一些,但最大探測距離不到20千米。AN/BQR-2B被動探測聲吶的最大探測距離在數十千米。所以,潛艇聲吶在130~160千米辨別艦型也是無法達到的,同樣是種夸大的宣傳。
▲ BQR-2聲吶的顯控臺
現代裝備最普遍的中型艦載反潛直升機的作戰半徑,通常也才150~200千米,所以卡-25PL艦載直升機所具有的150千米作戰半徑,并不差。蘇聯海軍當時并不是覺得卡-25PL的作戰半徑不夠,而是卡-25PL的整體性能比較差,所以才去研制新的卡-27艦載反潛直升機。實際上,我們從后來的卡-27的作戰半徑來看,與卡-25PL相比并無多大提高。
▲ 卡-25PL艦載反潛直升機
▲ 卡-27艦載反潛直升機
石宏:《艦載武器》執行主編,從事軍事編輯和防務研究工作20年,在國內眾多媒體上發表過大量防務文章,并受聘為深圳衛視特約評論員、南方防務智庫顧問、云南財經大學國際工商學院一帶一路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著有《日本軍情》、《韓國軍情報道》。
出品:科普中國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兵器知識》雜志社
作者:石 宏
策劃:金 赫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