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經濟讓“京東第一大集”又“火”了

        新華網 2021-03-26 13:15:05

        新華社石家莊3月26日電(記者高博、杜一方)“這款雙人冰絲涼席觸感柔軟舒適,大家準備好了沒有,3、2、1,上鏈接!”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鴉鴻橋電商產業園,網紅主播耿青霞正在多個平臺直播,1600件涼席一個小時就賣完了,這也讓首次嘗試直播銷售的生產廠家大吃一驚。

        從下午三四點開始到晚上,鴉鴻橋電商產業園熱鬧非凡,60多位簽約主播通過直播每天帶貨3萬余單。鴉鴻橋電商產業園總經理賈海強介紹:“春節過后部分商品品類還不全,等新品上架,銷量能翻番。直播電商給鴉鴻橋這個百年商貿重鎮帶來了新機遇。”

        “路傳駝鈴響,水送搖櫓聲”,當地廣為流傳的古詩句描繪出鴉鴻橋幾個世紀前的繁榮景象。玉田縣鴉鴻橋鎮位于薊運河的支流還鄉河畔,在明成化年間就建有水陸碼頭,依靠便利的水陸交通,形成繁榮的商貿業,成為溝通天津、北京、東北、內蒙古等地的商品集散中心,享有“京東第一大集”美譽。

        如今的鴉鴻橋鎮逐步發展成日雜、針織、建材等12個專業市場,臨街門店和市場攤位1.3萬個。“前些年鴉鴻橋小商品銷售確實有所萎縮,但近些年電商平臺的崛起讓鴉鴻橋這座商貿重鎮煥發新春。”玉田縣電商協會會長張國慶說。

        張國慶是鴉鴻橋首批淘寶店主之一,主營鴉鴻橋當地生產的鍋具和箱包,年銷售額在2000萬元以上。阿里巴巴相關數據顯示,鴉鴻橋鎮淘寶零售電商超過3000家,像張國慶這樣年銷售額在2000萬元以上級別的電商企業達20余家,是唐山首個“淘寶鎮”。

        隨著競爭日益激烈,張國慶的網店銷量增速放緩,他開始嘗試直播銷售。張國慶說:“當前的傳統電商經濟已無法滿足大眾購物互動體驗需求,現在線上直播創業正是風口期,所以我聯合鴉鴻橋電商產業園開設了直播網紅培訓基地和直播供應鏈平臺。”

        耿青霞來自黑龍江佳木斯,剛來鴉鴻橋時在相關平臺粉絲數量只有10多萬,幾個月時間就從直播帶貨小白成長為直播帶貨能手。

        “選品、發貨、售后,直播供應鏈全包了。”耿青霞說,供應鏈平臺選出物美價廉的產品,為她省去了大量去一線市場篩選商品的時間,可以有更多時間熟悉產品特性,所以賣得特別快,現在粉絲量也漲到50多萬了。

        終端銷售的火爆也帶動了塑料制品、廚衛用品等多個玉田特色產業。賈海強介紹,鴉鴻橋鎮原來有2家塑料制品企業,直播電商模式帶來銷量井噴式增長后,塑料制品企業增加到10家。

        在萬怡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各種炒鍋、蒸鍋的原料、半成品滿滿當當。該公司經理張志強介紹:“原來我們每天三層鋼炒鍋日產1000口,電商產業園的主播給我們直播帶貨后,產量不夠賣了,現在我們又上了一條生產線,直播渠道銷量占企業總銷量的近一半。”

        去年受疫情影響,玉田縣部分農產品出現滯銷等問題,鴉鴻橋電商產業園的網紅主播主動走進田間地頭,幫百姓帶貨解農憂。

        玉田縣姚八莊村村民申廷海種植經營著160多畝地,是當地的種糧大戶,僅胡蘿卜就種植了40多畝。“去年武漢疫情時,多虧了這些主播幫忙,幫我家解了燃眉之急,20多萬斤胡蘿卜才順利賣掉。我現在也試著在平臺上直播推介自己家的農產品。”

        玉田縣鴉鴻橋鎮副鎮長李輝表示,以鴉鴻橋電商產業園為主導的直播經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其中。直播這一新業態正激發新活力,為鴉鴻橋鎮的經濟發展蓄勢賦能。下一步鴉鴻橋鎮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在商貿物流產業配套上下功夫,讓傳統商貿重鎮續寫繁華。

        關鍵詞: 直播 經濟 京東 一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