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獲悉,該所聯合的多家合作團隊,使用理論計算和實驗相結合的方法,首次發現了地球深部地幔中超離子態的氫氧化鐵礦物。
此前,有理論預測水在極端高溫高壓條件下,會進入一種介于固態冰與液態水之間的新形態——超離子態。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胡清揚研究員、劉錦研究員等人帶領的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地球內部物質高溫高壓重點實驗室合作,使用理論計算和實驗相結合的方法,首次發現了地球深部的超離子態——含水礦物羥基氧化鐵會在壓力大約75萬大氣壓,溫度高于1500攝氏度的條件時進入超離子態。這個溫度和壓力范圍,覆蓋了下地幔深部的大部分區域。國際期刊《自然·地球科學》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這是地幔深部首次發現超離子態含水礦物。”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毛河光院士點評說,這一發現,將使地幔對流速率提升幾個數量級,對人們認識地球內部物質和能量循環將是顛覆性的。(記者趙漢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