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最后一個雙休日,網友一大早就在朋友圈調侃天氣,“今天就好像產生了時空錯亂,回到了2009年,依舊在刮沙塵暴,影院依舊在放《阿凡達》, A股還是3000多點 ……”強沙塵再次自北向南過境我國,影響十多個省區市,比如北京大部分地區能見度一度小于1000米。沙塵暴這個久違的詞語再次成為廣大網民熱議的話題。半個月內兩次遭受強沙塵“暴擊”,許多人直呼“受不了”。
經過幾十年的有效治理,全國沙塵暴天氣已經減少了70%以上。中國防沙治沙的成效有目共睹,三北防護林的建設成就令美國衛星都感到驚奇。NASA發布的數字顯示,過去19年來中國對地球增綠貢獻最大,占25%。這得益于中國防沙治沙政策、機制的優越性和模式的創造性,庫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典型。聯合國環境署前執行主任索爾海姆表示,在中國的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政府、企業和農牧民一起治理沙漠,引入商業化、市場化的機制,綠色產業和植樹治沙結合在一起,農牧民也能提高收入,創造了沙漠經濟綠洲,令人印象深刻,非常值得在世界上其他荒漠化地區推廣,億利企業在庫布其治沙實踐就是成功典范。
億利生態循環光伏治沙發電站
今年春季以來,億利庫布其啟動了“庫布其治沙保護黃河碳匯林基地”工程,同時繼續推進放大光伏治沙減排。在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和內蒙古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庫布其“兩山”基地八年前已開始布局沙漠新能源,推進以太陽能發電為核心的大型“生態光能谷”綜合體。億利在庫布其“兩山”基地已經建成710兆瓦生態循環光伏治沙發電站,治沙效率提升、效果明顯:實現治沙面積近50平方公里,年發電12.5億度,累計發電量達30億度。十四五時期,億利庫布其將綜合推進植樹治沙固碳與光伏治沙減排相結合的“雙向碳中和”模式,防沙治沙,保護黃河,助力“雙碳目標”落實。
沙塵暴會散去,與荒漠荒沙博弈卻是人類永恒的命題。億利庫布其治沙30多年,修復面積達到了1/3。面對沙塵侵襲,我們需要十個、百個“綠色庫布其”。推廣庫布其治沙經驗已經寫入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規劃建議,還需要激勵更多的市場主體、社會力量加入到防沙治沙事業中來,匯聚起磅礴力量,讓更多的荒漠煥發生態生機,讓那些變綠的沙漠不再返黃。
同時,近期頻繁過境的強沙塵天氣也提示我們,防沙治沙需要建立有效的國際合作。十多年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已經發展成為國際社會交流防沙治沙經驗、開展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今年將舉辦第八屆論壇。防治荒漠化是關系人類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中國治沙模式經驗技術將為人類共同面對挑戰提供更多示范。(傅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