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傳播格局下廣播電視立法研討會舉行

        光明網 2021-03-30 11:45:05

        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廣播電視法治建設,近日,由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中山大學互聯網與治理研究中心、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和華東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四家單位聯合主辦的“全媒體傳播格局下的廣播電視法立法研討會”在線舉行。來自全國高校、科研機構、廣播電視臺和互聯網平臺等領域近60位嘉賓出席會議。與會代表緊密圍繞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法(征求意見稿)》,從立法目標、媒介融合、業務準入、傳統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的分類規范、與相關法律的銜接、法律責任等多個層面展開了熱烈討論并提出了寶貴建議。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鄭寧主任、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院長范玉吉、中山大學互聯網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盧家銀先后致辭,北京師范大學《社會治理》雜志副社長兼副總編輯劉逸帆主持開幕式。

        廣東廣播電視臺戰略發展研究部副主任黃耀華、浙江廣電集團法務部副主任李積兵、河南省廣播電視局電視劇處四級調研員薛小強、阿里大文娛法務總監李巍、字節跳動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丁道勤、騰訊研究院法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湯捷、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院長范玉吉、山東政法學院傳媒學院教授王偉亮、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黃瀧一博士和中國傳媒大學文化法治研究中心鄭寧主任等展開討論。自由討論階段,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顧問委員會主任李丹林、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崔明伍也發表了見解。最后,由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執行主任何勇副教授作會議總結。

        在研討會上,鄭寧指出:“廣播電視法應建構科學有效的網絡視聽節目監管制度,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平衡好文化安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以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關系。”盧家銀認為,廣播電視立法事關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構建,《廣播電視法(征求意見稿)》的公布,不僅有助于應對現實挑戰并推動廣播電視業的健康發展,還有助于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實現。對于立法基本原則,劉逸帆強調:“廣播電視法的制訂既要體現時代性,又要具備前瞻性和共通性,尊重傳播規律和歷史發展趨勢,還要能夠促進我國廣電業與世界各國廣電業的交流與合作,能夠有助于提升我國新聞傳播在全球傳播格局中間的份量與影響。彭桂兵表示,該“征求意見稿”從總體上看體系完備,符合當前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需求,關于對新聞類廣播電視節目的規制總體上比較清楚,未來在修法中可以進一步明確新聞類廣播電視節目的范圍。

        主辦此次研討會的四家科研機構近年來圍繞傳播法治展開了系統研究,為推動傳播法治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長期致力于傳媒法、網絡法和文化法的教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擁有一支學科背景多元、結構合理、學術精湛的高水平教學科研隊伍,承擔了相關部委委托的多項課題。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是北京師范大學重點建設的新型智庫,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領域。中山大學互聯網與治理研究中心,是廣東省首批五大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之一,主要從事媒介公共政策、互聯網法治、網絡內容與平臺治理等研究。華東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依托于該校傳播學院,致力于智能傳播、大數據時代的傳播法問題研究,主要聚焦互聯網治理、傳播侵權、廣播電視法治等領域。(李嘉暉、葉婉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