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I/鮑里索夫或是太陽系“原始”彗星

        科技日報 2021-03-31 17:00:04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30日發表一項天文學重要發現:星際彗星2I/鮑里索夫(2I/Borisov)比人類在太陽系中觀測到的所有其他彗星更“原始”。而據《自然·天文學》雜志另一項研究顯示,2I/鮑里索夫周圍塵埃的特征與太陽系彗星很不一樣。這兩項研究支持了2I/鮑里索夫的星際起源,亦表明其或是目前觀測到的首個“真正原始”的彗星。

        迄今在太陽系中觀測到的星際天體只有兩個:第一個1I/"奧陌陌被認為具有小行星的特征;第二個就是更為神秘的2I/鮑里索夫,顯示出了彗星活動的證據。之前對星際彗星2I/鮑里索夫的光譜觀測結果顯示,其與太陽系彗星具有相似的光譜特征,但其彗核周圍塵粒的特征一直未知。

        此次,在第一篇研究中,英國阿馬天文臺與天文館科學家團隊測量了星際彗星2I/鮑里索夫彗發塵粒散射的光的偏振,以鑒定其物理特征。他們發現,2I/鮑里索夫的偏振比太陽系的一般彗星更高。唯一一個具有相似偏振特性的彗星是C/1995 O1(海爾—波普彗星Hale-Bopp)。不過,和海爾—波普等彗星不同的是,星際彗星2I/鮑里索夫彗發的偏振光很均勻,這說明它比一般彗星更加“原始”。這一觀測結果也表明,2I/鮑里索夫可能從來沒有靠近過太陽或其他恒星。研究人員的結論是,2I/鮑里索夫可能是目前觀測到的首個“真正原始”的彗星。

        在第二篇研究中,歐洲南方天文臺等機構的研究團隊報道,星際彗星2I/鮑里索夫彗發中的塵粒由致密的“卵石”組成,這與在太陽系彗星中通常看到的松散結構不同。這團致密的塵埃,被認為是2I/鮑里索夫在宿主星系受到撞擊的結果,意味著2I/鮑里索夫是在坍縮的“卵石云”中形成的。

        作為我們行星系統迄今發現的第二位“星際訪客”,2I/鮑里索夫最早發現于2019年8月。人類觀測到它時,它正在接近太陽。它不但超出了科學家對與一般彗星的預期,也被認為攜帶著銀河系其他地方物質的重要信息。(記者張夢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