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保護兒童健康的一項重要措施。肺炎球菌疾病目前是威脅嬰幼兒健康的頭號殺手,2歲以下嬰幼兒更是肺炎球菌性疾病高危人群。近日,在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辦的“2021全國疫苗與健康大會”“疾病預防與免疫策略”分會場中,來自臨床和預防免疫的多位專家呼吁,6周齡孩子應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盡早獲得免疫保護。
2歲以下嬰幼兒更易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
肺炎球菌性疾病是由肺炎球菌所引發的非侵襲性和侵襲性疾病。由于肺炎球菌可入侵人體內多個部位,當細菌穿越黏膜屏障后,可引起中耳炎、鼻竇炎等非侵襲性疾病;當細菌直接侵入血液后,則可導致腦膜炎、菌血癥、敗血癥等嚴重的侵襲性疾病,病情嚴重的患兒還會留下耳聾、癱瘓、智力低下等后遺癥,嚴重威脅兒童的生命健康。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主任醫師張國英介紹,肺炎球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人類是其唯一的宿主。我國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高發國家之一。其中肺炎球菌性疾病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位原因,而在5歲以下兒童中,2歲以下嬰幼兒更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數據顯示,75%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和83%肺炎球菌腦膜炎患者為2歲以下兒童,8.7%~52.4%肺炎患者為6月齡以下嬰兒。
張國英強調,肺炎球菌性疾病之所以青睞低齡兒童,是因為2歲以下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其出生自帶的母傳抗體在6-14周時就開始逐漸衰減,到6月齡時幾乎消失殆盡,是細菌和病毒入侵的高危時期,也是“免疫力的空窗期”。
6周齡即可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
肺炎球菌性疾病治療難度大,而且受抗生素耐藥嚴重、病程長等因素影響,不僅給患兒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也對社會衛生資源造成巨大消耗。
張國英強調,目前應對肺炎球菌性疾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接種疫苗。嬰幼兒通過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能夠獲得針對肺炎球菌的免疫力,建議家長在孩子6周齡時就給孩子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在6月齡前完成基礎免疫,12~15月齡完成加強針接種,盡早接種,盡早獲得免疫保護。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楊維中提醒:“冬春交替正是呼吸系統疾病高發時節,相比于患病后的被動治療,積極主動的預防才是對抗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上策,可有效防止肺炎球菌性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亟待樹立“預防先行”意識
“對于那些能夠給嬰幼兒造成較大傷害的傳染病,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楊維中強調,《“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均強調了疾病預防的重要性。作為疾病預防的重要組成部分,接種疫苗已成為保障兒童健康不可或缺的環節。
楊維中表示,嬰幼兒群體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高發和易感人群,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肺炎球菌性疾病列為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因此廣大家長要樹立“預防先行”的意識,提高兒童的疫苗接種率,將預防傳染病的關口前移,為孩子建立好牢固的免疫屏障,遠離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侵襲,為家庭和社會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支出。(李惠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馬鈴薯低溫糖化抗性機制獲揭示
下一篇:茶葉如何“經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