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銀繪
隨著AI應用于無人化武器,無人機上的設備性能也在不斷提升。它將集偵察、校射、監視、戰果評估、目標識別、引導攻擊、無線電中繼等功能于一身,使人機一體化作戰成為未來空戰的基本特征。
無人機一旦發現目標,就能快速將目標方位、面積大小等圖片信息傳至己方指揮中心或無人機操控員,通過人機交互完成作戰任務。當AI助力無人機實現察打一體后,無人機部隊或成為空軍的一個新兵種。
目前,俄軍工正為俄空天軍研發“閃電”多功能無人駕駛系統。裝備該系統的噴氣式無人機,可從載機平臺成群投放,配合載人戰機摧毀敵軍防空系統,或獨立執行摧毀敵軍防空系統的任務。
據報道,美空軍將擴大無人與有人戰機之間的組合數量,還宣布了“天空博格”項目。該項目將研發一種以自主性為重點能力、使空軍能操作和維護低成本的協同型無人機。其基本目標是,讓無人機系統升空后,向空軍有人戰機飛行員提供關鍵數據,從而支持以飛行員為中心的作戰行動,達到把AI無人機與有人戰機結合起來的目的。
未來,無人機可作為僚機,與有人戰機協同作戰。作戰時,有人戰機將發揮作戰網絡節點作用,無人機則在前面沖鋒陷陣,保護有人戰機免遭打擊。而大型有人戰機將控制附近的一支無人機隊或無人機蜂群,支援配合各軍兵種,參與火力支援、戰場偵察、電子對抗、通信中繼和引導打擊等任務。
屆時,有人戰機就像飛行傳感計算機,能獲取大量數據,并自行計算、分析和判斷,然后向飛行員的頭盔顯示屏上傳結論。飛行員對所獲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根據作戰計劃、戰場態勢、編隊配備的武器等,制訂作戰方案,再下達給無人機,由此實現有人戰機指揮無人機協同作戰的目標。
如此作戰樣式,可彌補無人機應對突發情況時指揮與決策能力不足的短板,還能降低有人戰機執行高危任務的作戰成本和未知風險。
未來,AI助力無人機,實現由人為控制向自主偵察判斷、選擇目標打擊、配合支援有人戰機、精確打擊地面目標發展,智能“含金量”將進一步增大。魏岳江 于 童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第二屆揚州航空科技文化節開幕
下一篇:直升機如何預防共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