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路向何方?中外校長共議高校未來

        中國新聞網 2021-04-28 10:00:02

        中新網太原4月27日電(高瑞峰)未來已來,高校如何應對?27日,于山西太原舉行的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10余位中外大學校長共議面向未來的高等教育。

        27日,來自中國、德國、韓國、俄羅斯、英國等國家的10余所大學的校長、副校長,就“面向未來的大學治理與使命擔當”這一主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展開熱議,分享高校未來發展思路。

        當前,受疫情影響,高校之間的國際交流減少,但新一輪科技革命、工業革命的腳步并未停止,其在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亦變革著高等教育的發展模式。面向未來,大學的治理體系變革、高等教育發展方向等,是全球高等教育必須面對的課題。

        “高等教育已站在改革的前沿?!鄙轿髫斀洿髮W校長劉維奇表示,疫情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學校的“管”?!拔磥砀叩冉逃校!⒃簝杉壒芾眢w系將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特色的學科專業體系,將是高校最核心的競爭力。”

        論壇上,多位校長表示,要打破專業藩籬,探索跨界融合。韓國嶺南大學校長崔外出表示,當今大學面臨著模式的整體轉變,需要與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相匹配的教育模式,基于超連通性、超智能性和可預測性,通過融合與連接創造新的價值。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羅喜勝認為,要主動求變。“目前,理、工結合相對較好,下一步,要將科學技術與人文融合、科學與藝術融合,變成特色學科?!敝醒胴斀洿髮W副校長孫國輝認為,要實現專業之間交叉融合,把知識傳授轉變為智慧啟迪、能力提升、價值塑造。

        “上下班打卡、按課時數發放績效,科研按刊物檔次記分,當下大學的治理體系及考核和評價,越來越像企業制度,績效發放搞很復雜的計算公式?!鄙轿鞔髮W校長黃桂田提出,“未來的大學治理體系,是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大學不應背離大學精神?!?/p>

        在人才培養方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夏文斌說,過去的人才培養理念存在著短板,包括高分低能、創新不足等,下一步,需要統籌資源,以市場和社會需要為導向,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當中發揮大學的作用。

        德國埃森經濟管理應用技術大學校長BurghardHermeier說,面向未來的職場發展,著重對學生進行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校企合作方面。捷克奧帕瓦西里西亞大學卡維納工商管理學院院長DanielStavárek表示,變革正在到來,高校應實施創新的應對措施,以解決學生和教職工面臨的動態挑戰。

        劉維奇建議,應當從教育評價改革、學科生態建設及校、院管理體系改革等方面著力,同時展開更廣泛的交流合作。韓國嶺南大學校長崔外出希望,校長論壇能夠為國際間大學交流合作探索有效方案,奠定合作基礎。(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