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與數字 “融”出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

        中國新聞網 2021-05-20 14:00:04

        中新社上海5月20日電 (記者繆璐)打開威馬App,點擊自主編程模式,將駕駛輔助、車窗、座椅以及音樂等主被動軟硬件模塊進行自由組合與設置,完成操作后,車主進入車內,新生成的個性化用車場景立即被觸發,從而達到“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駕乘體驗。

        利用數字化技術為汽車賦能,成為行業共識,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已經成為實體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新動能。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表示,發展“在線新經濟”最需要具備的是線上線下融合能力。

        當實體與數字發生碰撞,是退避三舍還是迎難而上?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興起,數字化浪潮正帶動新業態經濟蓬勃發展。尤其是疫情期間,以網絡購物、新零售等為代表的新型消費規模不斷擴大,不僅有效保障了民眾日常生活需要,同時也推動了國內消費恢復,促進了經濟企穩回升。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中國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直播帶貨、在線診療、遠程辦公等新模式發展向好,線上線下融合提速。一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5.8%,兩年平均增長15.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1.9%。

        從門店周邊三公里通通一小時送達、到App掃碼追溯產地來源,再到手機下單上班途中取早餐,盒馬一直在嘗試用數字化改變實體經濟的組織形式。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盒馬鮮生)CEO、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侯毅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從盒馬本身來講,我們一直將在線新經濟理解為在線更新,因為在線新經濟對整個實體經濟的形式和運行模式帶來了巨大的創新機會?!?/p>

        上海市商業經濟學會會長齊曉齋指出,線上線下的融合,一方面改造了現有實體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讓制造業和互聯網對接,減少產品從工廠到用戶的距離;另一方面促進了新產業的產生,其帶動的就業和相應配套,創造了全新的經濟模式,并最終“融”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用AI填補中國軟性醫療資源的缺口是聯影智能創立的初衷,如今,聯影智能的產品不僅提升了基層醫院的醫療能力,其發布的“uAI新冠肺炎醫學影像智能化診斷全棧解決方案”也成為中國抗疫一線的“AI天團”之一。

        聯影智能COO詹翊強認為,人工智能醫療即便再發展依然要跟線下醫院緊密結合,它只是一種無形的工具去幫助醫生。因此只有在線新經濟與實體經濟進行緊密的融合和配合,才能獲得新發展,“同樣AI不是閉門造車,只有與行業發展相結合,比如我們只有與醫院共同開發‘AI+醫療產品’,才能共同推動未來中國醫療的新變革。”

        面對數字化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上海市副市長吳清明確提出,未來要重點推動商業領域數字化轉型。支持電商平臺在流量和數據方面更好賦能實體商業,推動商圈、商街、品牌、商戶開展數字化全渠道營銷活動,加大品牌和服務的市場推廣力度,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不斷拓展數字生活的新空間。(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