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導彈防御系統的發展,對于主動進攻的一方,導彈武器的突防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自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出現防空反導作戰系統以后,擁有導彈武器的國家,都在想方設法地提高自身的導彈突防能力,他們通過研發和應用速燃發動機、隱形材料、彈道機動、多彈頭、釋放誘餌等技術和材料,不斷提高著導彈武器的突防能力,成為導彈防御技術和體系的新威脅。下面我講三點。
第一點是大國發展導彈突防技術的主要特點
從2007年1月開始,美國加快了在東歐國家,如波蘭、捷克等國部署反導防御系統的進度,引起了俄羅斯的高度警覺。對此俄羅斯也先后采取了針鋒相對的應對措施:
生產和部署了更多可以突破導彈防御體系的“白楊-M”族系列的洲際彈道導彈;加快研制“北風之神”級導彈核潛艇,同時在該核潛艇上裝備了先進的“圓錘”洲際彈道導彈;退出了中程和中近程導彈條約,解除了對其發展導彈突防技術的束縛;恢復生產并開始部署多種型號的中近程導彈,同時也瞄準了美國部署在東歐的導彈防御系統。
第二個大問題我講一下快速發展的世界導彈突防技術
世界導彈突防技術的發展,當前主要體現在九個方面:
一是助推段技術的發展;二是在推進劑上做更新;三是使用擺動噴管;四是采用中段和末端制導技術;第五是采用固體無焰末助推系統;六是采用不同性質的誘餌;第七是積極運用多彈頭技術;八是滑翔變軌技術;九是高超聲速跳躍式飛行技術。
第三點我講一下世界導彈突防技術及能力的發展趨勢
這個趨勢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增強抗干擾能力。通過在彈體安裝特定的設備,用于屏蔽或抵御敵釋放的高功率、全頻段的電磁干擾,提高自身防敵偵察、定位、監控和干擾的戰術突防能力。
二是釋放干擾信息。在導彈上按照能夠釋放干擾信息的裝置,在接近抵達目標區的時候自動開啟,使敵地面雷達或其他探測設備,無法準確捕捉到己方導彈的各種信息,以此提高突防能力。
三是改變導彈的彈體外部結構或性能特征。可以使戰斗部采用多棱體形狀,或在彈體、戰斗部的外部使用有隱形作用的納米涂料。
四是提高速度或改變飛行彈道。通過裝備可以瞬時加速的新型動力裝置,裝備可以進行滑翔、變軌飛行的導彈,使之更加有效地突破敵部署的導彈防御系統攔截和反導武器形成的火力封鎖。
五是研發假彈頭來吸引敵偵察監控和打擊火力。
六是進行飽和式打擊。對敵戰略目標和重要戰爭潛力目標,必要時通過多批次、多波次、高強度的飽和式打擊方式,使其被徹底摧毀或喪失原有的設計功能。
出品:科普中國 光明網
科學顧問:楊承軍
監制:戰 釗
制片:金 赫
導演:金? 赫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