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跟蹤監視對方艦艇是各國海軍通行的一種做法。一般來講,在公海對于對方艦艇進行跟蹤監視,主要是為了搜集情報。例如不久前我海軍“遼寧”艦編隊在菲律賓海時,美國海軍“伯克”級驅逐艦“馬斯廷”號就對“遼寧”艦進行跟蹤監視。在冷戰時期,美蘇艦艇互相在公海進行跟蹤監視的情況,更是家常便飯。
▲ 美國“麥凱恩”號驅逐艦近年來頻頻出現在中國周邊海域
▲ 在菲律賓海,美國海軍“馬斯廷”號的艦長(左)和副艦長在觀察不遠處的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
在專屬經濟區,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外國軍艦只能是無害通過,不得從事危害沿海國主權、安全和國家利益的活動。沿海國的海軍在專屬經濟區對外國軍艦進行跟蹤監視,主要是警示其不得從事危害本國安全和其他利益的行為,否則有權采取強制行動予以阻止;防止外國艦艇非法侵入本國領海、領空,以至于對本國的主權和安全造成直接傷害。
至于軍艦在沿海國領海通過的問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二部分“領海和毗連區”第十七條規定,“在本公約的限制下,所有的國家,不論為沿海國或內陸國,其船舶均享有無害通過領海的權利?!边@里的船舶包括軍艦。關于軍艦的無害通過,在國際法的理論和實踐上,一般認為外國軍艦通過領海應當事先征得沿海國的同意。中國政府在加入和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時,對外國軍艦通過領海的問題作出過政策性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中規定:“外國軍用船舶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批準?!薄拔覈袡嗖扇∫磺斜匾胧?,以防止對領海的非無害通過?!倍堵摵蠂Q蠓üs》第二部分“領海和毗連區”第二十五條“沿海國的保護權”也規定“沿海國可在其領海內采取必要的步驟以防止非無害的通過?!庇纱丝梢?,如果外國軍艦事先得到我國的批準,可在我國的領海內無害通過,而我國艦艇依法對外國軍艦進行跟蹤監視,防止其對本國的主權和安全造成直接傷害;如果外國軍艦事先沒有得到我國的批準,那么進入我國領海就屬于侵犯,我國艦艇依法對外國軍艦進行警告驅離。
美國和蘇/俄之間關于軍艦通過領海的情況又有不同。冷戰初期,蘇聯主張軍艦在進入領海之前必須經沿海國批準,美國則堅持只要通過是無害的就不需要沿海國批準。為挑戰蘇聯立場,美國制定了“航行自由計劃(Freedom of Navigation Program)”,在1986年3月13日和1988年2月12日兩次派軍艦進入黑海的蘇聯領海。蘇聯第一次進行了外交抗議,第二次則是用兩艘軍艦對兩艘美艦進行了撞擊,最終將美艦趕出領海。
▲ 蘇聯海軍“無私”號護衛艦撞向美國海軍巡洋艦“約克城”號
在“黑海撞船”事件發生后,美蘇進行了一年半的談判。1989年9月23日,美蘇發表了共同聲明及《關于無害通過的國際法規則的聯合解釋》,主要就是明確規定了雙方軍艦通過對方領海既不需要事先通告也不需要經過批準。蘇聯據此修改了國內立法。在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在此問題上并沒有改變立場,直至現在。
石宏:《艦載武器》執行主編,從事軍事編輯和防務研究工作20年,在國內眾多媒體上發表過大量防務文章,并受聘為深圳衛視特約評論員、南方防務智庫顧問、云南財經大學國際工商學院一帶一路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著有《日本軍情》、《韓國軍情報道》。
出品:科普中國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兵器知識》雜志社
作者:石 宏
策劃:金 赫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