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咋突然學會用微信視頻啦?”
“我們正在村里學習互聯網,你張阿姨教我們耍微信哩!”
6月8日,在鄭州打虎亭村,一場社區助老會正在進行。50余位鄉村老人來到現場,老人們的平均年齡在62歲以上。美團優選團長張永麗幫助老人們快速學習微信、提醒老人們網上購物的注意事項,組織了豫劇演唱等節目,并送給老人們免費的愛心粽。
38歲的張永麗是社區里有名的熱心腸,跟老公一起經營一家生活超市。2015年,她就加入中國志愿者,開始定期參加幫助老人的公益活動。過去兩年,張永麗已經陸續教會了近兩百名老人學會使用智能手機與上網購物。今年5月底,由鄭州團市委指導,美團優選打造青年志愿服務站項目,張永麗也有了一份新身份——首批社區青年志愿服務站代表。
去年年底,她成為一名美團優選團長,每天利用微信群向大家推薦新鮮的水果蔬菜、生活日用品。昨天下單,今天就可以到我這里自提,非常方便,我們這個小超市變成了村里的“CBD”,非常熱鬧。
助老會現場,一名剛剛學會使用微信的老人,給遠在德國工作的女兒來一次現場視頻連線。老人高興地說到,“我女兒在德國,我學會了微信,就可以給女兒(微信)發紅包了,——中!”
65歲的張奶奶在張永麗的幫助下,也成為手機買菜“達人”。“村里的超市挺遠,我腿腳不方便,現在好方便的。忙忙叨叨大半輩子,我要多省點時間,好好為自己活一把。”
日前,團鄭州市委聯合美團優選正式發布青年志愿服務站項目,并向首批社區電商團長青年志愿者授牌。該項目旨在將科技創新融入社區服務,通過“有溫度的數字化“,讓老人也享受更為便捷、豐富、美好的生活。張永麗的站點正是首批授牌的站點之一。
“我們村里老人非常多,很多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邊,正好到端午節,我們就想著讓老人們聚在一起,我們送上一份關愛,讓不在身邊的子女也放心。”張永麗說。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人口老齡化程度快速推進。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占比達到18.7%。老年人數字困境問題也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推進智能化服務要適應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讓智能工具給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礙。
目前,每月有超過100萬單的“孝心單”,通過美團優選將離家子女的思念送達到留守老人手中。美團優選將發揮社區電商的優勢,聯合政府、社區團長多方共同搭建以團點為中心的“一公里”社區助老圈。針對空巢、行動不便的老人,結成一對一、多對一的幫扶關系,切實助力老人跨越“數字鴻溝”。(永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