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員時隔五年重返太空

        科技日報 2021-06-18 10:00:05

        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直沖霄漢。

        此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15時54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后,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

        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時隔五年,中國航天員重返太空,并首次入駐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圓了幾代航天人的夢,也圓了幾千年來中國人“筑夢天宮”的夢。

        實現載人航天立項之初飛船研制目標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是我國空間站任務階段第一艘載人飛船,是載人空間站建設的重中之重。它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是迄今為止我國研制的標準最高、各方面指標要求最嚴格的載人航天器。

        五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項目產品保證經理鄭偉介紹,神舟十二飛船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三艙結構,總長度約9米,總重量約8噸。在軌為三艙飛行,返回前軌道艙、推進艙依次分離,返回艙單艙返回地面,著陸以降落傘減速為主,著陸緩沖發動機配合確保著陸安全。

        軌道艙配備了航天員在軌生活支持設備、交會對接敏感器等關鍵設備,返回艙是飛船發射和返回過程中航天員所乘坐的艙段,是飛船的“大腦”,推進艙則裝配推進系統、電源等設備,為飛船提供動力,并在飛行過程中進行姿態軌道的控制。

        “神舟十二號是迄今為止功能最完整、最完全的飛船,它已經完全實現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之初載人飛船研制目標。”五院總體設計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系統總體副主任設計師高旭說。

        多方案全自主的快速交會對接

        相對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及其前面的飛船,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首次在載人飛船中引入天舟貨運飛船配備的快速交會對接,具備和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一樣的全相位全自主交會對接功能。

        據悉,根據任務要求的快速交會對接小于6.5小時的功能要求,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結合近距離交會對接的時間設定,就遠距離自主交會設計了多套方案,都是全自主方案。

        當然,方案還可以是個性化的,即通過地面進行按需定制,并在發射前告知GNC系統,系統就會全程自主執行。

        近距離交會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第二步時已經是全自主方案,但由于空間站多對接口的新特點,以及后向對接口有貨運飛船停泊時對后向合作目標的遮擋等約束,第三步近距離交會在第二步停泊點交會方案基礎上,對原有設計狀態和飛行模式進行改造,增加了新的飛行工況——直接交會方案,相對停泊點交會方案,直接交會方案用時更短,消耗推進劑更少。

        首次具備從不同高度軌道返回東風著陸場的能力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實現在軌停靠3個月,為適應空間站復雜構型和姿態帶來的復雜外熱流條件,神舟團隊對返回艙、推進發動機和貯箱等熱控方案,船站并網供電方案進行了專項設計,使飛船具備了供電、熱環境保障的適應性配套條件,高旭打了個比方,“我們首次將技能點數全部點滿,飛船停靠3個月是沒有問題的。”

        在神舟十二號之前,載人飛船都從固定的軌道返回地球,空間站任務中空間站為了節省推進劑的消耗,軌道位置會隨著不同時間節點而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滿足長期停靠的要求。神舟團隊為此對返回軌道重新進行了適應性的設計,使載人飛船返回高度從固定值調整為相對范圍,并改進返回的算法,提高載人飛船返回適應性和可靠性。

        首次具備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

        載人航天,人命關天。

        為保證天上、地上都具有保護航天員生命、在緊急條件下接回航天員的能力,神舟團隊開創了天地結合的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即攜帶兩艘飛船進場,由一艘船作為發射船的備份,作為遇到突發情況時航天員的“生命救援之舟”。

        具體來說,據鄭偉介紹,本次研制任務,神舟飛船為多船批次投產,兩船同時出廠,同時在發射場完成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兩艘飛船總裝、測試等工作。神舟十二號飛船作為發射船已與火箭對接、在發射塔待命發射,神舟十三號飛船作為本次任務地面待命救援飛船,完成推進劑加注前準備,在廠房就位,隨時可啟動后續發射工作程序。一旦在軌發生需要救援的情況,在火箭配合下隨時可啟動救援程序,短時間內即可發射入軌,將航天員接回地面。

        神舟十二號任務的成功,奠定了空間站建造任務載人飛船天地往返的良好開端,推動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事業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記者 付毅飛 崔 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