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院理事會主席、法國前國防部長阿蘭·里夏爾在論壇上致辭(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高靜攝
法國是首個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也是首個與新中國簽署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的西方大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敢為人先”的中法科創合作進一步取得豐碩成果。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科技處原公使銜參贊孫玉明日前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詳細闡述了中法科創合作在新時期的重要戰略意義。
構建寬領域、深層次的合作格局
孫玉明表示,很榮幸若干年來見證和參與中法科技創新合作。40多年來,中法科技合作不斷深入,從最初的一般性人員交流,到以中法先進研究計劃為主要載體的基礎研究與高技術領域的項目合作,再到市場與技術互動聯合的重大科技工程項目合作,至今拓展到重要科技領域的合作研究和平臺共建。在廣度上,雙方在民用核能、高鐵、航空、空間、衛生與健康等領域的緊密合作,可以說是碩果累累,為兩國科技、經濟與社會發展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增進彼此互信、促進雙邊關系高水平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法雙邊各領域的合作,科創合作形成了新突破、產生了新亮點。
如在民用核電方面,2018年6月,臺山核電1號機組成功并網發電,成為全球首臺運行并網發電的三代核電機組,充分展示了中法核電工程技術的最新合作成果,也為中法聯合共同建設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和未來進一步拓展三方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空間方面,2018年10月歷時13年合作的中法海洋衛星成功發射,成為兩國空間科研合作的里程碑。雖然其間受到他方許多無端的干涉,但雙方合作堅定前行,同期推進的中法天文衛星計劃于2022年發射。
在公共衛生與健康方面,雙方合作建設的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武漢最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武漢P4)相繼建成并投入應用,為加強相關領域雙邊和多邊合作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再比如,在鮮為人知的“極低溫區國際基準級溫度測量”領域,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與法國國家計量研究院通過共建聯合實驗室開展聯合研究,僅用三年時間就取得了原計劃十年才能取得的重要合作成果,不僅一舉終結了我國一直受制于人的歷史,也使法國本已具備的優勢得到進一步增強。
除這些傳統合作領域外,兩國亦已或正在積極拓展在環境和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深空探測、數字化社會等方面的合作。
法國各界對華科創合作態度積極
孫玉明表示,在對法工作過程中感受到法社會多方對中法科技創新合作的態度是積極的、正面的。馬克龍上任后兩度訪華,法國高教研究與創新部部長維達爾女士均作為代表團成員,說明本屆法國政府繼續保持對華科創合作的重視。
中法兩國積極保持密切的溝通和良好的協作。2019年2月,應科技部部長王志剛邀請,維達爾部長訪華,兩部長在北京共同主持召開了第十四次中法科技聯委會會議,雙方著眼于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立足兩國發展的實際需求,把衛生與健康、農業、人工智能、先進材料、空間、環境、粒子物理等7個領域列為優先合作領域。為推進合作落實落地特別是挽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合作的影響,今年1月兩部長舉行視頻會議,就加快推進落實元首共識和聯委會共識磋商,并對相關工作做出部署。
孫玉明介紹說,在法期間廣泛接觸的科技界、高科技產業界基本都對對華合作持積極態度并對加強合作充滿期待,他們對中方持續大幅度增加科研投入、堅持科技創新開發合作理念、宏大規模的科研人才資源以及巨大的市場潛力等贊賞有加,認為合作對法國的科研能力特別是新興高科技領域的創新能力的提升將產生很好的帶動作用。
加強國際科創合作大勢所趨
孫玉明表示,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前的國際局勢確實給東西方的協作與合作帶來重大挑戰,處于這一時局中的中法科創合作也必然面臨考驗。然而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醞釀之中,雖然國與國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但加強國際科技合作既是大勢所趨,也是應對人類諸多共同挑戰的客觀需求。
中法科技合作歷經了四十余年砥礪前行,為兩國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具有堅實的基礎。如今兩國都把科技創新置于發展的核心地位,科技領域亦各有優勢,繼續鞏固、拓展和加強雙邊科創合作,做到優勢互補,既能為雙方科技、經濟與社會發展賦能和增添新優勢,又能為推動科技領域多邊合作、攜手推進全球科技創新治理、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挑戰等發揮積極引領作用。
特別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還在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流行,法國疫情狀況也依然嚴峻,而中國早已取得抗疫勝利戰略性成果,充分利用雙方已有良好的合作渠道與合作平臺,保持和加強中法抗疫合作對抗擊和最終戰勝這場世紀大疫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中法科創合作大為可期、大有作為
對于中法科創合作的前景,孫玉明談到,面向未來,中法深化科創合作既是兩國共同利益所在,也順應和符合歷史潮流。
首先,中法兩國具有戰略共同點。“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剛剛開局的“十四五”把科技自立自強置于優先發展目標。2017年6月,帶著變革希望上任的馬克龍總統將科技與創新創造置于執政的核心地位,寄望以此重塑法國的輝煌。
其次,雙方在重要領域有利益交匯點。我國即將頒布實施下一個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法國也在年初頒布實施多年期研究規劃法案的基礎上遴選疫后振興和支撐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高科技領域方向,如綠色氫能、量子信息、公共衛生等,雙方在這些領域未來的發展中可形成利益交匯點。
另外,中歐投資協定如能簽訂將為中歐中法科技創新合作提供巨大的便利空間。
中國開放的大門正越開越大,法國也致力于發展多邊主義、保持對外獨立自主,具有堅實基礎的中法科創合作大為可期、大有作為。(法國記者 李宏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