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養生|夏至防暑健脾“三劍客”

        光明網中醫頻道 2021-06-21 13:30:05

        本期專家:魏幗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

        6月21日是夏至節氣,也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夏至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出現濕熱并存的局面,酷熱多雨導致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使人出現胸悶、食欲減退、倦怠無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熱嗜睡、出汗多且粘膩等不適癥狀。為了預防這些不適癥狀,夏至前后,可選用補肺、健脾、益氣的食材,同時少吃肥甘厚膩的食物,以減輕脾胃和腸道負擔。同時如果出現相應不適癥狀后,可選用一些具有芳香化濁、清解濕熱的藥食同源的中藥材,來泡制茶飲方,緩解癥狀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養生作用。最常見的就是今天要介紹的這三味中藥:藿香、佩蘭、荷葉。各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用。

        夏季常用中藥——藿香

        藿香是夏季常用的中藥材,具有辛,溫的性味,歸脾、胃、肺經。藿香氣味芳香,功能醒脾化濕,是芳香化濕濁的重要中藥。臨床常將藿香用于濕阻脾胃、脘腹脹滿、濕溫初起等癥的治療。

        藿香茶:用藿香和綠茶一同沖泡,溫浸片刻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藿香不僅芳香辟穢,還能和胃健脾,臨床搭配半夏、厚樸、陳皮等同用時,對感受濕熱邪氣而出現的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不適癥狀有緩解作用。《本草正義》中認為藿香辛香而不過散,溫熙而不燥烈,散表邪而除表證,兼能解除暑邪,實為夏季最為重要的中藥之一。同時藿香如果有鮮者,效用更佳。

        藿香陳皮茶:用藿香、陳皮和綠茶一同沖泡,沖飲至味淡。

        藿香解表茶:用水煎煮藿香、茯苓、半夏、白術、厚樸至水沸,去藥渣,用藥湯沖泡綠茶,溫浸片刻即可。

        夏季常用中藥——佩蘭

        佩蘭氣味芳香,善于化濕醒脾,功效與藿香相似,在臨床上治療濕阻脾胃癥的時候,常常兩藥同用。佩蘭氣味清香,性平不溫,具有化濕醒脾,解暑的作用,是治療濕溫病癥的常用藥,同時也可用于濕熱內阻導致的口中甜膩,口水粘膩、口氣腐臭等不適癥狀,常與藿香、黃芩、薏苡仁等藥配合應用。

        佩蘭茶飲方:用水煎煮佩蘭、藿香、厚樸、陳皮、荷葉至水沸后,去藥渣,僅用藥湯沖泡綠茶后飲用。

        夏季常用中藥——荷葉、荷梗

        荷葉是睡蓮科植物蓮的葉片,味苦性平,氣味清芳,新鮮的荷葉可以清除夏季的暑邪,同時對健脾也有一定的幫助。臨床常與鮮藿香、鮮佩蘭、西瓜翠衣等清濕熱的中藥材或健脾祛濕的白術、扁豆等相配伍使用。荷葉的葉柄,荷梗也可入藥,其性味與荷葉相同,但能通氣寬胸,多用于夏季感受暑濕、胸悶不暢等癥。

        荷葉茶飲方:將荷葉、荷梗和綠茶一同放入茶杯中,沸水沖泡,溫浸片刻代茶飲即可。如果對口味有要求的人,也可以加少量冰糖調味。

        關鍵詞: 時令 養生 夏至 防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