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俊(前排左二)、朱有勇(前排左三)一行在會澤縣調研燕麥產業發展。中國農科院供圖
■記者 李晨
云南省會澤縣是中國工程院的科技幫扶定點縣。2017年以來,在中國工程院大力支持下,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華俊組織中國農科院專家團隊迎難而上,立足地方特色產業開展科研攻關、技術集成與示范應用,全力助推該縣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通過多年科技創新,終于把小燕麥做成了大產業,助力會澤順利摘帽。
近日,唐華俊率專家團隊來到會澤,實地調研高原特色燕麥產業發展。
“這是一項非常接地氣的科技扶貧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認為,該項工作覆蓋了燕麥品種篩選、種植模式創新、農機選型與標準化作業、燕麥產品深加工研發等全產業鏈條,燕麥產業發展范式可在西南高寒冷山區大面積推廣應用,使當地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對接。
迎難而上,專家南下科技扶貧
會澤地處滇東北烏蒙山主峰地區,是我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之一,也曾是云南省第二大國家級深度貧困縣,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9萬人。該縣山勢陡峭、土地貧瘠,生態環境脆弱,山地面積占比高達95.7%。
由于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科技投入低,農業種植模式落后。會澤有種植燕麥的歷史,但由于品種老化、技術落后等原因,本土春播燕麥產量很低,最高畝產只有六七十公斤,嚴重制約了當地脫貧攻堅和群眾致富。
2012年5月,中國工程院被確定為會澤的國家定點幫扶單位。2017年11月,唐華俊應中國工程院邀請,組織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以下簡稱資劃所)、草原研究所(以下簡稱草原所)相關團隊成員赴會澤調研。
由國家牧草產業體系綜合試驗站站長、資劃所博士徐麗君,國家牧草產業體系崗位專家、草原所研究員孫啟忠等組成的第一支科研小分隊,開啟了中國農科院科技扶貧之旅。
專家團隊經過深入調研,決定引進北方燕麥優良品種,充分利用冬季大量閑置的土地資源,探索適合當地特點的“秋燕麥+”新種植模式、“科研機構+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模式,大力發展冬閑田燕麥產業。
在經歷了一次次失敗和改進之后,團隊引進的新品種目前籽實產量平均畝產已超過300公斤,最高達到460公斤,是傳統品種的5倍以上,實現了“北燕南飛”。
團隊還結合會澤自然地理特征與燕麥種植農藝農機要求,攻克了西南山區農機化率低、標準化程度差的難題,提出了山區燕麥生產的標準化和規模化全機械生產示范與技術推廣模式,選配了適合該地區燕麥地作業的各種機型。
這讓會澤看到了發展燕麥產業的曙光。會澤縣委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燕麥產業以此助力會澤的脫貧攻堅”。
產業融合,開發致富新產品
“燕麥引種成功了,獲得了這么高的產量,后續產品如何加工、如何帶動農民致富?”這是中國農科院的專家一直思考的問題。
為更快更好地攻克難題,唐華俊及時統籌院里不同研究所的科技資源,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及時投入到了科技扶貧的行列中。
圍繞燕麥深加工產品,加工所研究員王鳳忠團隊提出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品種、品質、品牌、標準化新“三品一標”為重點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在他們的協助下,該縣建成可供兩條灌裝線的自動化燕麥乳加工生產線1條,完全達產后每小時可生產12000包燕麥乳產品。
一二三產有機融合后,以農業特色產業帶脫貧、以脫貧促發展,把科技扶貧落到實處,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
經過四年不懈努力,會澤實現了“小燕麥、大產業”的扶貧目標,推動了西南高寒冷涼山區燕麥產業跨越式發展,有力助推了該區域的脫貧攻堅。2019年完成5萬畝高產燕麥推廣示范,2020年完成10萬畝,2021年預計達到15萬畝。
2020年,燕麥產業涉及農戶13364戶5321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767戶22891人,實現了畝均年收入4500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為會澤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探索出了一條“種好一畝地,脫貧一個人”的產業新路。
再接再厲,打造云南燕麥特色品牌
經過實地調研,唐華俊認為,會澤燕麥產業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培育自主品種、研制“宜地化”農機、研發高附加值燕麥產品是未來科技攻關的重中之重。
他表示,中國農科院將以此為契機,統籌全院科技資源,繼續發揮科技、智庫、資源等優勢,多層次、寬領域鞏固扶貧成果,助力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支撐。
在人才培養方面,中國農科院專家團隊將通過科技培訓、學術交流,助力會澤構建“產學研結合、老中青結合、農工貿結合”的燕麥產業人才隊伍,培養高層次人才,實現每年技術培訓300人次。
在產業發展方面,中國農科院將繼續強化科研經費保障,優化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結合的深度和廣度,加快品種更新復壯與自主選育,解決燕麥品種“卡脖子”問題,爭取選育自主品種1~2個,推廣品種產量突破350~400公斤/畝。
與此同時,科研團隊還將加快推進農機農藝配套,實現燕麥種植管理標準化、機械化與智能化;打造云南特色品牌,逐步實現產品的多元化、高值化,研發高端燕麥新產品2~3個,為當地鄉村振興做出新貢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找到遺傳密碼,酸口甜口可“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