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云南“出走”的象群引發了全球圍觀,很快成為網紅,不少網絡視頻主播將鏡頭對準了這群大象并播發其動態,但一些主播在選題取材上劍走偏鋒,如撿拾象群食物拍吃播等畫面,其辣眼效果引得網友紛紛吐槽。
數據顯示,我國網絡主播賬號累計已超1.3億個。網絡視頻行業的蓬勃發展令人矚目,其行業亂象同樣需要注意。不只有低俗視頻、雷人雷語泛濫網絡,更有甚者漠視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給公眾帶來不良示范、負面引導。有人將這些匪夷所思之舉,歸結于主播準入門檻低、市場競爭激烈背景下的行業內卷,稱其為一場圍繞爭奪有限流量而展開的無限“比俗”競賽。
在網絡視頻環境中,流量與收益緊密掛鉤,粉絲基數越大、觀看瀏覽越多,視頻主播則獲利越豐。部分從業者“利”字當頭,將“以用戶為中心”數字倫理歪曲為“以流量為中心”“以盈利為目的”,為了獲取高流量、高收益,不扎扎實實提高內容產品質量,反而致力于炮制“低級快樂”以嘩眾取寵、快速變現。
對于網絡視頻行業亂象產生的原因,如果只強調主播經營行為的失范,而忽略平臺引流機制的不當,則有避重就輕、隔靴搔癢之嫌。
手握流量分發、收益分配大權的網絡視頻平臺,其管理理念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主播賬號的經營行為。在“內容為王”還是“流量為王”這道選擇題中,平臺運營企業如偏私于“流量為王”,勢必會出現一批不下功夫鉆研技藝、不沉下心打磨創意、不費力氣提升格調的低質、低俗、低智直播賬號,從長遠看,這不僅損害了網絡視頻行業的良性發展,更麻痹蠶食了網絡用戶的思考能力。
網絡視頻行業從業者應認識到,依靠“低俗博眼球”“盲目追熱點”等伎倆所獲得的流量,必將成為反噬視頻平臺及主播賬號發展潛力的“倒鉤”,高流量只有建立在高品質內容的基礎上,才能最大限度彰顯平臺、賬號及網絡視頻這一傳播形式的正向價值和形象,在廣大用戶的積極肯定中獲取前進動力。
平臺運營企業尤需厘清內容與流量的因果關系,回歸到“內容為王”的正確價值取向上來,構建更科學合理、更符合用戶期待、更傾向優質內容、更有利長遠發展的推薦機制及算法。讓主播賬號的流量高低、收益大小與內容品質呈現正相關緊密關系,引導網絡視頻主播提升數字素養、強化內容生產,實現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雷雨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身高焦慮就打“增高針”?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