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社區團長:“他們信任了我,我就不能辜負”

        光明網 2021-08-09 19:15:06

        “街里街坊,我肯定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

        “張姨,您訂的口罩和消毒液,回去注意安全防護。”“小王,馬上要安排第三次核酸檢測了,你工作忙記得看社區公告跟上大部隊。”

        午后,做好全套防疫措施的張紅此時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她馬不停蹄地將分類好的訂單拿給前來提貨的社區鄰居們,還不忘一一囑咐一些注意事項。這些貨品都已經被她細致地用醫用酒精進行二次消毒過,用戶們可以放心帶回家。

        近日,多地疫情出現反復,防疫這根弦再次在市民心中拉滿,而這其中,美團優選的南京團長們心中,有了更多的使命感,九龍洼的團長張紅,和其他團長一樣忙碌在社區服務防疫保供的一線。

        突發疫情給團長張紅帶來了一些新挑戰,部分用戶多少出現了一些“囤貨”心理,生活必須品需求比之前更大,米面糧油之外,口罩、消毒液等也成為了訂單量驟增的商品之一,偶爾還需要“拼手速”。而前期為了配合防疫措施,平臺送貨時間一度有些擺動,在這種情況下,張紅除了做好日常提貨工作之外,還會注意及時安撫用戶情緒,并向平臺反饋用戶需求,做好平臺和顧客之間的第三方調解人,“平臺還是比較給力的,解決了一些大家的問題”。

        怕張紅人手不夠所以來幫忙分貨的陳姨說,“大家對美團優選比較信賴,社區電商也很方便,而且附近的市場、超市頭幾天好多東西也不全,所以如果缺貨的話用戶就可能情緒不太好。張紅就是一貫的好脾氣,也不會和人急臉,一五一十把情況和你解釋清楚,大家就互相理解。”

        為了讓大家放心提貨,張紅和陳姨把自己的核酸報告和疫苗記錄發在微信群里公示,還自費買了很多口罩送給來提貨的街坊鄰居;盡管訂單量明顯增多,張紅還是會給獨居老人送貨上門,順道科普一些防疫知識,“特殊時期,街里街坊,力所能及的,我肯定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

        “希望自己踏踏實實地做下去,給社區帶來更多價值”

        張紅來自湖南張家界,丈夫是位轉業軍人。丈夫沒轉業前,一直隨軍,2015年跟隨丈夫從青海來到南京,成了個“新南京人”。

        2020年下半年,社區電商被越來越多人知道,當時還在南鋼一村慈善超市書店工作的張紅,在書店自提點這里,第一次了解到團長這個職業。

        “那個地段退休老人很多,菜市場也離得很遠,大家買東西都不太方便,市場缺口很大;社區電商就很新鮮,而且的確解決了這里居民的一些問題,便捷了不少。”

        一直謀劃著自己干一份新事業的張紅,仔細研究了下“團長”這個工作的職業發展前景,在自己調研了周邊的一些居民采購情況和需求后,張紅決定憑借在書店工作積攢下的人脈,開始全職做團長。在以前同事的幫助下,張紅租了一處中心地段的店面,方便用戶取貨,服務范圍定在了整個九龍洼地區。

        新的職業有新奇,也有一些不適和茫然。團長是一份服務型的工作,需要和用戶、平臺等多方進行對接,把好東西推薦給用戶,培養和用戶們的信任感,這都會耗費許多精力。

        接觸社區電商不到一年時間,張紅覺得這份工作對自己個人能力的鍛煉非常綜合,除了起初單調的收貨、分貨、給用戶提貨,還要注重個人判斷力和用戶默契的培養。“畢竟我不能亂推薦東西壞了口碑,一定要是我自己用的好的,大家真的需要的才會分享給用戶們。他們信任了我,我就不能辜負。”

        熬過了瓶頸期,她開始享受這份工作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現在張紅平均每天的訂單能達到80單以上。上個月,張紅還憑借自己的專業推廣能力,獲得了洪澤湖官方頒發的大閘蟹五星品鑒官證書,只有5位美團優選優秀團長獲得了這個稱號,這讓她很開心。

        這次疫情反彈讓張紅對自己的這份職業有了更深理解,“希望自己踏踏實實地做下去,能給社區帶來更多價值,也給要升學的兒子做個好榜樣;我相信疫情一定會很快得到控制,大家都能順順利利健健康康。”(科文)

        關鍵詞: 疫情 社區 團長 他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