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毅力”號在火星上鉆取了第一塊巖芯。鉆孔區域為一個小圓錐體,正好位于火星車陰影的右側。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首次嘗試在火星上采集巖石樣本并將其密封在樣品管中,但其向地球發送的數據顯示,首次采樣活動沒能收集到任何巖石。
據《自然》報道,自2月登陸火星以來,“毅力”號一直在探索耶澤羅隕石坑,旨在發現這個紅色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數天來,“毅力”號在這一隕石坑中搜尋鉆孔的最佳地點。8月6日,“毅力”號探測器鉆了一塊粉筆大小的巖芯。不過,美國宇航局(NASA)晚些時候宣布,“毅力”號鉆出的巖芯未能出現在樣品管中,盡管初始數據表明這一步驟按預期進行了處理。
“初步分析顯示,空管更有可能是巖芯目標沒有如預期的那樣作出反應,而不是取樣和緩存系統的硬件問題。”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毅力”號項目負責人Jennifer Trosper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團隊將花更多時間分析掌握的數據,并獲取一些額外的診斷數據,以發現空管的根本原因。”
盡管如此,科學家仍對巖芯樣本可能是火山巖興奮不已。如果得到證實,這意味著當這一樣本返回地球后,研究人員就可以確定它的年齡,并深入了解這顆行星的過去。
巖芯樣本是從一塊看起來像鋪路石的扁平巖石上鉆出來的,沒有任何明顯的生命跡象。但它確實含有微小的、五顏六色的巖石顆粒,這些顆粒可能是在古代隕石撞擊或火山噴發中形成的。在航天器將它和其他樣本帶回地球后(不會早于2031年),研究人員可以分析并確定它們形成的確切時期。
這是從耶澤羅隕石坑收集30多個巖石樣本的第一步,樣本收集旨在展示該地區的地質歷史和可能存在過的任何生命。數十億年前,耶澤羅是一個古老的河流三角洲,那里可能適宜生命生存。
幾個月來,科學家一直無法確定這些石頭是來自于火山噴發還是其他熔融巖石的形成過程,抑或是沉積巖。現在,根據初步數據,僅從圖像上看,許多人認為這塊巖石是火成巖。由于火成巖直接由熔融巖石形成,科學家可以利用巖石顆粒中放射性礦物的衰變來確定巖石何時冷卻和結晶,從而確定其年齡。(文樂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供應鏈有了“智慧大腦”
下一篇:植物病原體組合變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