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區塊鏈電子發票迎來在深圳落地三周年。三年來,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不斷深化區塊鏈電子發票的應用推廣,實現了“交易即開票、全信息上鏈、全流程打通”,提升了稅收管理服務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為深圳市民提供了便捷、綠色、現代的發票服務。
截至目前,深圳市區塊鏈電子發票系統累計開票超5800萬張,日均開票超12萬張,累計開票金額近800億元,覆蓋零售、餐飲、交通、房地產、醫療、互聯網等百余行業領域,接入企業超3.2萬家。
2018年,深圳市稅務局開始牽頭加強對區塊鏈技術在發票領域應用的研究,從納稅人用票痛點、堵點出發開展調研,提煉區塊鏈電子發票需求,由騰訊區塊鏈提供底層技術支持,高燈科技等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并于同年8月10日,在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的加速發展之路由此開啟。
較傳統電子發票,區塊鏈電子發票擁有諸多優勢。對于商家而言,區塊鏈電子發票實現了線上直接申領與開具,無須專用硬件及為購票往返稅務局。對于消費者而言,手機自助開票,無需排隊,免去向商家索票的煩惱,開具的發票可選擇插入微信卡包或發送電子郵箱,用票體驗更優。
在疫情防控期間,深圳市稅務局利用區塊鏈電子發票“非接觸”特點,積極推動區塊鏈電子發票在不動產銷售、醫療、教育培訓等新場景的落地,降低了疫情傳播的風險。同期,深圳市稅務局還上線了免開發、免對接的區塊鏈電子發票極速版,為企業解決“發票荒”問題。
今年4月初,深圳市移動辦稅平臺新上線了“開票易”功能,實現了免對接、免硬件、免收費快速對接,沒有票種核定、領購發票等手續,用票超過授信額度只需刷臉就能申請增加授信,全程可以網上辦理。
近年來,深圳市稅務局走信息管稅、科技興稅的道路,以先進技術驅動稅收管理創新。面對“雙區”發展機遇,深圳市稅務局堅持圍繞“構建更加科學的管理體制”要求,發揮其在區塊鏈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先發優勢,加快區塊鏈在稅收領域的布局,進一步深化應用實踐,實現區塊鏈技術為科學高效的稅收管理服務提供科技支撐、融合發展,持續在技術迭代升級中提升征管質效和服務供給能力。
目前,深圳市稅務局基于已建成的稅務鏈,進一步擴圍“區塊鏈 + 稅務”的應用場景,相繼上線了“深圳四部門信息情報交換平臺”“自然人信息共享智慧平臺”“稅務—產業聯盟鏈”和“區塊鏈破產實務辦理聯動云平臺”,推動了稅收管理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雙提升,在“區塊鏈+稅務”改革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與此同時,深圳市稅務局聯合近10家機構參與發起《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子發票應用推薦規程》國際標準,并正式通過IEEE-SA(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標準協會)確認發布,成為首個基于區塊鏈電子發票應用的國際標準,為規范和引導全球區塊鏈電子發票應用做出了貢獻。
深圳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周年是區塊鏈電子發票發展過程的一個重要節點,未來深圳市稅務局將繼續深入探索,做將區塊鏈技術高效轉為管理服務效能的“先行者”,做以區塊鏈技術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者”,做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服務產品“供應商”,打造信息化“云工程”深圳樣板,為新時期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先行示范區建設貢獻稅務力量。(記者 馬愛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黃金組合深挖玉米新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