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科技創新成色足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8-12 12:15:06

        前不久,由中國中車四方承擔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青島成功下線,標志著中國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術和工程化能力。

        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是青島科技創新的縮影。今年上半年,青島全力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在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布局未來產業、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等方面加足馬力,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完善產業創新體系方面,青島搭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青島承建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鹽堿地改良研究中心以及工業互聯網、航空輪胎、無水印染等16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在虛擬現實、智慧港口、智能芯片等領域積極申建創新中心,加速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

        同時,青島布局基礎科研平臺,獲批海洋生物、海洋環境模擬等5家省重點實驗室,總數達48家。科技部批復青島建設山東省規模最大生物安全P3實驗室。

        重點科技項目落地,是青島科技創新見實效最直接的體現。上半年,青島引進國際領先的醫藥健康領域產業孵化平臺——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在青建設“分中心”暨“中關村醫學產業園”;引進精準醫療與基因檢測頭部企業——元碼基因在青設立總部,打造基因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和精準醫學智慧醫療研究院;推動引進中科院弘光專項“空天大數據平臺產業化”項目,實施產業轉化示范。青島與中國氣象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青共建中國氣象局海洋氣象研究院,打造國家級海洋氣象產學研綜合示范基地。

        與此同時,青島強化國際科技合作。青島獲批科技部中國—泰國軌道交通“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開展能源領域跨國科技協同攻關;推進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建成涵蓋500余個高端項目的國際技術成果庫;中德青年科學院(青島)發展中心與中車四方簽約共建“中德軌道交通輕量化研究所”,成立科教合作聯盟。

        科技創新離不開科技人才的支撐。今年6月,青島出臺《產業領軍人才(團隊)選拔管理辦法》,以項目水平評定人才層次,注重成果轉化、市場貢獻和產業前景,啟動首期5000萬元“人才金”,為人才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青島積極落實《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管理辦法》,擴大海外人才“朋友圈”,推進外國人來華工作便利化改革,吸引國外人才項目資源落地青島。

        (宋曉華)

        關鍵詞: 青島 科技創新 成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