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電動自行車以其經濟、輕便、環保、節能等特點成為城市中短途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但從電動自行車新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17761-2018 ,以下簡稱“新國標”)于2018年5月15日發布,2019年4月15日正式實施以來,電動自行車行業在全面推動“新國標”落地,加快行業進入健康、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仍然任重道遠。
近日,“北斗引領,智聯出行,數字發展”2021電動自行車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正式發布了《智聯電動自行車認證技術規范》、“智聯電動自行車通導解決方案”,并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北斗時空研究院聯合雅迪、愛瑪、人保、平安、紫光展銳共同啟動了“智聯電動自行車北斗應用示范工程”,希冀通過深度合作,實現整個電動自行車產業“智聯化”升級的同時為老百姓免費“保”駕護航,進一步驅動新國標全面落地,以智聯技術引領電動自行車高質量發展。
電動自行車消費激增,強化駕駛安全保障勢在必行
據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已連續保持了10多年的高速增長,我國成為最大的電動自行車消費國,2019年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達3億輛,年產銷量高達3600萬輛左右,在全國交通工具年產量中排名第二,僅次于腳踏自行車。在很多一線城市,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甚至遠超機動車保有量。
如此多的電動自行車行駛在道路上,即成為一種中國交通特色,也為國人帶來更多便利。出行方便上下班不存在堵車的問題,不需要多高的駕駛技術普通人就能夠騎行,靈活便捷的特點深受大家的喜愛。隨著電動自行車的數量逐漸增加,對交通壓力和安全帶來了不小的隱患,而電動自行車事故往往都伴隨有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一旦因事故發生經濟賠償糾紛,受害人的權益往往難以得到充分保障。
目前,在交通安全治理上出現了電動自行車量大面多、事故率高、管理薄弱、賠償處理難、社會矛盾多等方面的問題,這已成為交管部門、群眾密切關注的領域。很多人也許存在著這樣一個疑問:“為什么機動車有完善的責任保險體系,而電動自行車責任保險卻遲遲未見蹤影?”事實上,我國電動自行車保險發展已有多年,多樣化、專屬化發展趨勢已漸明顯,但仍較小眾,有兩大瓶頸尚待突破:需求端,消費者保障意識淡薄,購買意愿較低;供給端,因產品具備高頻次、件均低、賠付率高等特點,涉足險企少且意愿不濃,無法廣泛普及“電動自行車責任保險”,因此,加強電動自行車保障勢在必行。
人保、平安聯手愛瑪、雅迪 實現“一車一保”
此次會議中,《智聯電動自行車認證技術規范》的發布讓“新國標”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相比之前的電動自行車產品,智聯電動自行車自身加入了定位、APP交互、智能電池管理等新特性,將加速推動超標車退市,重塑產業健康綠色生態,切實加強對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的實施監督,規范和引領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在“新國標”帶動下,行業領軍企業雅迪、愛瑪等通過與北斗深度合作,首批加入智聯化電動自行車陣營,以北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應用為契機,加速了電動自行車產業智聯化發展步伐,不僅更好的服務了消費者,滿足了消費者對車輛續航、節能環保、安全可靠、性能領先等核心需求,并以智聯化主導行業未來,推動整個產業向高標準、高質量、高安全發展,全面優化群眾短途出行體驗,服務千萬車民,更好的支持新國標落地。
除此之外,此次智聯化電動自行車對用戶的最大利好,就是保險產品的入局。據悉,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將與愛瑪、雅迪強強聯手,免費為老百姓“保”駕護航,從長期來看,有望推動整個電動自行車行業實現“一車一保”的最終局面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
據了解,本次推動涉及的保險內容將不僅包含車輛以及財產的安全,還會涉及騎行者的人身安全,這就等于為騎行合規車輛的消費者提供了多重保障。首先可以縮短理賠周期,降低事故發生率,真正解決電動自行車事故率高、賠償難、糾紛多的大難問題;其次引入保險機制,可以維護法律公平正義、保護群眾權益;最后,保險可以推進事故快處快賠,可以有效改善交通緩解擁堵,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群眾財產損失。保險機制的引入可以節約社會治理成本,有效助力政府電動自行車治理工作。
未來,電動自行車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需依靠正向目標引導提高駕乘者安全意識,實現精準的監管執法,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方案,方可收到標本兼治之效。因此,在電動自行車產品逐步普及的基礎上,應進一步促進普惠性保險服務,通過電動自行車智聯化大數據,實現電動自行車帶保上路,同時進一步發揮大數據和智聯網信息化優勢,促進企業服務升級和社會交通綜合治理能力提高。
總的來說,以電動自行車作為城市中短途代步工具,符合我國國情、契合公眾需要、也符合未來環節交通壓力,綠色低碳出行的社會發展趨勢。今天,智聯化變革已經成為電動自行車行業實現自我涅槃,為行業同質化競爭、以及解決違規問題找到新的突破點。而雅迪、愛瑪等頭部企業與人保、平安的深度合作更有劃時代意義,將打破行業安全隱患瓶頸,保障車民安全出行,以智聯化、數字化助力“新國標”全面落地,引領電動自行車高質量發展發展!(補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