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農產品加工企業:統籌防疫生產,穩供給通銷路

        大眾日報 2021-08-18 22:45:08

        “今天,我們已經向各地發送面粉五六百噸,主要供應當地市場、云貴川和東三省等。”8月17日,滕州市新東谷面粉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延力說。該公司在滕州有兩個面粉生產廠區,日加工小麥1500噸,年加工能力45萬噸。

        “疫情期間,我們迅速搭建了入廠消毒通道,每個員工都要消毒、掃碼才能進入工作崗位,同時我們也要求員工不聚集、不外出,每天定點定線上班,最大降低疫情感染風險,確保安全生產和可靠供應。”王延力說。

        今年以來,棗莊市農業生產形勢良好,夏糧蔬菜喜獲豐收。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181.16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居全省第1位;夏糧總產量高達89.62萬噸,創近15年新高。滕州市新東谷面粉有限公司的做法,是棗莊市統籌疫情防控和農產品供應工作的一個縮影。

        日前,一列滿載著50個集裝箱“菏澤制造”農產品等物資的班列,從菏澤濟鐵物流園啟程,駛向哈薩克斯坦阿騰科里。這是菏澤市在疫情防控下的首趟集裝箱出口班列。

        菏澤市商務局對外經貿服務科科長丁玉洪介紹,本次中亞班列緩解了企業運輸壓力,降低了企業的運輸成本和運輸時間。“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我們計劃再增加班列車次,由每月2班次,增加到每月6至8班次。”丁玉洪說,不僅如此,在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菏澤市舉辦了20余場線上國際展會,吸引了300余家國內外企業線上參展,拓寬了企業銷售渠道。

        面對復雜多變的疫情防控形勢,菏澤市為外貿企業紓困解難,在抓好內部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筑牢國門檢疫防線。針對農產品進出口遇到的新情況,菏澤海關優化預約通關流程,實施“先放后檢”“即報即放”。成立深化跨境電商服務專班、推進濟鐵物流園區建設專班,嚴格檢疫查驗,指導對進口高風險非冷鏈貨物開展檢測和預防性消毒工作,嚴防境外疫情輸入。近日,莘縣張魯鎮于樓村菜農于才昌滿載一車黃瓜,來到于樓蔬菜交易市場出售。待黃瓜稱重后,于才昌便拿出自己的身份證在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一體打印機上一刷,包括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在內的個人信息瞬間便在大屏上顯示。

        于才昌在觸屏的“產品類別”一欄選擇“黃瓜”,在“重量(公斤)”一欄填上“450公斤”。點擊“打印”鍵后,一張張帶有二維碼的標簽被機器依次吐出,而于才昌剛剛輸入的產品名稱、重量、日期、產地等基本信息已然標注在合格證上。記者打開微信,掃描了合格證上的二維碼,詳細的產品信息一目了然。

        聊城市以莘縣為試點,建設國內領先的農安追溯平臺,與三級監管機構、三級檢測機構、許可經營的農資經銷店、認證的生產基地信息聯網,實現執法監管、農資經銷、農事管理、質量檢測報告等信息實時傳輸、數據暢通共享。同時要求每一個生產主體都要通過實名認證、聯網審核的程序,確保實現電子合格證的高質量管理。

        據了解,山東出口食品農產品連續22年位居全國首位,其中水產品、蔬菜、花生、調味品、罐頭等多個大類產品出口量均位列全國第一。(常青李麗 左豐岐 蔣鑫 孫亞飛 孫源澤)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