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未來技術學院19日正式揭牌成立,旨在建立一支在前沿交叉與未來技術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國際化高水平教師團隊,打造若干國際化前沿交叉科研和教學平臺,培養符合時代發展與國家未來需求的國際化、復合型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開展國際科研合作,聚焦前瞻性、基礎性前沿學科,強化學科交叉融合,取得有重大影響力的原創性、突破性成果,建成高度國際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服務支撐體系。
揭牌儀式上,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特聘顧問、交大密西根學院榮譽院長倪軍教授受聘擔任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校董曾毓群被聘為名譽院長。倪軍教授現為美國密西根大學吳賢銘制造科學冠名教授及機械工程系終身教授;并于2020年受聘擔任寧德時代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制造官和工程制造及研發體系聯席總裁。
今年5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名單,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在內等12所國內高校入選,上海交大也是上海市唯一獲批建設未來技術學院的大學。
校方表示,將整合校內外各種優質資源,依托相關理、工、醫等優勢學科,聚焦未來能源和未來健康技術,打造一個學科交叉融合和高度國際化的未來技術學院。預計到2025年,師資規模將達到學術大師20名,長聘系列教師150名,專職科研系列教師50名,兼職教師、企業名師60名、專職教學系列教師50名等。
據介紹,上海交大未來技術學院將開展E3(Experiential Engineering Education)體驗式工程教育,在傳統的課程教育模式基礎上,加強基于科研和實踐項目以及課外活動的學習方式,聚焦學生數理知識的應用、工程問題的解決、創新設計、合作溝通、領導、批判性思維、人文素養、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意識、終身學習等能力的培養。
上海交大未來技術學院實行本碩博貫通培養,鼓勵學生從大二開始,選擇感興趣的前沿方向,參與課程設計或科研項目,創新考核模式,選拔優秀且對科研有深厚興趣的學生進入碩士或碩博連讀項目。同時,將打破現有傳統專業之間的壁壘,為學生提供跨專業選課的便利。
此外,上海交大未來技術學院還將打造深度的校企合作人才模式,與相關合作企業共建課程所需的系列教學實驗室,設立學校和企業的雙導師制,讓學生深入企業開展科研、實踐。(許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