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唯”后,如何甄選學術帶頭人

        中國科學報 2021-08-21 06:30:07

        劉益東

        當前,提升原始創新與基礎研究能力是我國科技界的當務之急和頭等大事,一流人才成為決定性因素。延攬一流人才并讓其成為學術帶頭人,成為我國亟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但這絕非易事,須盡快“破五唯”“立新標”。

        “唯帽子”“唯頭銜”已成為巨大障礙

        以產出成果評人才天經地義,但是同行評議存在主觀性,難以做到評價客觀化,結果以論文數量、發刊等級、項目等級、頂刊論文數量等論英雄長期流行,形成了“四唯”“五唯”。

        實際上,頂刊論文不等于頂級成果、重大項目不等于重大成果。正如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本庶佑指出的,“真正一流的工作往往沒有在頂級刊物上發表。這是因為,一流的工作往往推翻了定論,評審員會給你提很多負面的意見”。

        長期的“四唯”“五唯”使部分“中材大用”的學者勝出,甚至成為“學術權威”。讓做不出原始創新者去評議他人的原始創新,結果不言而喻。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指出的:搞項目評審、專家投票,往往把顛覆性技術“投”沒了。

        應以原創突破評一流人才,但是該成果需要得到同行承認。同行評議的主觀性與易操控性,加之“防御性嫉賢妒能”,使“中材大用”和“唯帽子”成為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的巨大障礙。

        加強原始創新與基礎研究,意味著我國學者要參與世界科技的前沿競爭和比拼,那些由國內相對水平決定的“帽子”、頭銜、項目、A+學科等都不再重要。

        “破五唯”刻不容緩。“唯帽子”甄選學術帶頭人的時間已久,其科研經費等學術資源充足但原始創新明顯偏少的局面一直沒有得到扭轉。因此,用更有效的方法替換“帽子”、甄選真正的一流人才作為學術帶頭人是當務之急。

        實施前沿學者負責制,快速提升能力

        一流人才包括成名、半成名和未成名三類。本文所述的一流人才、一流成果均指世界一流。成名的一流人才數量少且國際上競相爭聘,不過半成名和未成名的一流人才更是新思想的策源地,能否讓后兩者及時勝出并擔任學術帶頭人是提升我國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能力的關鍵所在。

        為克服同行評議的主觀性,筆者于2004年提出開放評價法,并不斷完善和驗證。它繼承同行評議的優點,克服其缺點,基本實現評價客觀化,特別適合評價特征鮮明的突破性成果,可及時甄選一流人才。其簡明版“互聯網+代表作”更是簡單易行,可讓大材小用的一流人才及時勝出。

        眾所周知,PI制是基礎研究最有效的組織方式,參與國際學術前沿的競爭則要求學術帶頭人(PI)是一流人才。筆者用前沿學者加以界定,前沿學者是指因當下做出突破性成果而在學術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學者,可勝任PI。

        前沿學者特征鮮明,有突破性成果作為學術招牌,可代替“帽子”“頭銜”,實現“大材大用”。前沿學者負責制是以前沿學者作為PI的PI制,也可稱為“超級PI制”。

        前沿學者的代表作是突破性成果,筆者提出“前沿學者ID”作為對前沿學者的甄別與標識。它是一個可供展示的表格,包括4項內容,即突破點四要素、核心貢獻一句話、國際同類成果比較的優勢點、引領或可能引領的前沿領域。

        其設計依據有四:水平越高的學者越能用一項代表性成果來體現其學術水平,如諾貝爾獎、菲爾茲數學獎等獎勵的都是一項成果,拔尖人才、頂尖人才就是因為有“尖”、有一項突破性成果,即成為前沿學者;可凸顯突破性成果的特征與優勢;具有重要性、前沿性、時效性、可檢驗性;可與同行“高帽”人才互比代表作。ID內容可給研究者啟發、與用戶對接、接受核查監督。“帽子”“頭銜”只是人才標簽,卻沒有任何有用信息,更無法考核、監督。

        突破點四要素包括突破什么、怎么突破、突破的結果、突破所開辟的新研究領域及意義。“前沿學者ID”表格自薦或他薦填寫,須實事求是、公開展示。

        甄選前沿學者遵從“高門檻—寬門框”原則,“高門檻”是指需要做出突破性成果,“寬門框”是指得到同行普遍承認或規范確認(新穎且同行評價未發現有顛覆性錯誤)。如此選擇學術帶頭人有利于前沿探索與開拓。

        設立基礎研究特區,快速建成高地

        基礎研究是國家綜合實力的核心,原始創新是重中之重。回顧過去,時間已經證明“唯帽子”判定學術帶頭人不能扭轉原始創新明顯偏少的局面。“破五唯”“立新標”,甄選前沿學者作為學術帶頭人勢在必行。

        筆者建議設立基礎研究特區,新人新辦法,實施前沿學者負責制。基礎研究特區的設立比較靈活,可在創新城市、大學城,也可在大院名校內部的部分院系、院所。

        用“互聯網+代表作”評價法和“前沿學者ID”,可及時甄選出前沿學者,對其代表作是已獲學界積極評價的“十年磨一劍”突破性成果而言,更是立竿見影。率先實施前沿學者負責制可讓大材小用的一流人才脫穎而出,搶占引才先機,可快速建成基礎研究高地和世界一流學科,也是后來居上者的絕佳機遇。

        (作者:劉益東,系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

        關鍵詞: 五唯 如何 甄選 學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