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迅速!我國互聯網醫院已達1600多家

        新華社 2021-08-23 21:00:06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 題:發展迅速!我國互聯網醫院已達1600多家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

        從2018年12月時的100多家到2021年6月時的1600多家,這是我國互聯網醫院兩年多來成長的速度。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有關信息顯示,在政策持續支持和先進技術支撐下,互聯網醫療服務加速起步,已發展成為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2018年出臺以來,在各項配套政策支持下,我國互聯網醫療服務“跑出加速度”,業務量明顯增長。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葉全富介紹,根據調研統計,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44家委屬(管)醫院互聯網診療人次數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17倍,第三方平臺互聯網診療咨詢量增長了20多倍。

        北京協和醫院互聯網醫院是北京市首家獲批的互聯網醫院。據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協和醫院已有49個科室、1000余名醫務人員開展線上咨詢工作,累計服務患者20萬人次;38個科室、1200余名醫生開通了互聯網診療權限,累計服務患者7萬人次。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推動下,醫療機構還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化醫療服務流程,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資源處副處長高勇介紹,截至2020年底,我國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超過52%,分時段預約率達82%;提供在線支付服務的三級醫院有2337家,提供在線支付、智慧導醫分診等服務的二級醫院達5000多家。

        在近兩年互聯網醫療快速發展過程中,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客觀上催生、加快了行業創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浙江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注意到,患者顧先生在線上問診中表示從武漢回到臺州家中后出現發熱癥狀,不敢自行前往醫院就診。醫生馬上對他重點標注并用救護車接其到醫院做核酸檢測,確診為新冠肺炎后馬上安排他住院治療。

        “因為發現早、救治及時,他恢復得很快,而且確診前沒有造成大范圍傳播。”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副主任梁軍波介紹。

        疫情發生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先后印發關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加強智慧醫院建設的通知等文件,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互聯網診療在保證患者醫療服務需求、緩解醫院醫療服務壓力、減少人員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云端”病友會、線上家庭醫生、小程序推送手術信息……如今,在疫情防控中發展壯大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邊界不斷延伸,在全病程服務等方面“腦洞大開”。

        “術前評估、術后隨訪、病理結果解讀等業務可以被納入線上診療范圍。”北京協和醫院醫務處副處長常青說,未來可在線上采取團隊服務模式,更好地為多病、共病患者提供服務,還可通過互聯網醫院形成多點觸發的疾病監測模式,這對于疑難重癥的監測和預警具有價值。

        專家表示,我國互聯網醫療服務盡管發展迅速,但仍處于起步階段。互聯網醫療如何“跑得既快又穩”?

        “醫療機構要找準定位,實現線上、線下服務標準化、同質化。”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副司長劉文先認為,隨著醫療服務從線下拓展至線上,醫療服務模式發生了變化,“互聯網+醫療健康”也面臨著創新,這包括服務體系、行業標準、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內容。

        劉文先同時表示,對這種新業態,政府部門也會創新監管方式,讓互聯網醫療服務在滿足群眾就醫需求和為醫務人員減負過程中規范發展、行穩致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