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健身鏡尚需細打磨

        經濟日報 2021-08-26 13:00:08

        不少新國貨品牌“低研發、高營銷”的運營模式無法打破其中低端的定位,智能健身鏡行業當引以為戒。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健康消費的需求日益呈現增長之勢,尤其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更多的人熱衷于居家鍛煉,由此帶來了智能健身鏡熱銷。

        智能健身鏡在鏡面反光的同時,能夠保證屏幕中的內容透過鏡子傳遞給健身者,而自動亮度傳感器則使其依據環境調整亮度,健身者在鏡子前既能看到自己的動作,也仿佛站在一個真人教練身邊。如此創意,契合了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的健身需求,盡管一面鏡子的售價動輒數千元,可它依然受到了一些人的喜愛。

        不過,智能健身鏡在吸引人眼球的同時,也有一些購買者屢屢吐槽。

        智能健身鏡面世時間不長,出現產品與服務上的欠缺或可理解,但相關產品生產者對此絕不能掉以輕心。近來,針對新國貨崛起中暴露出的問題,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不少新國貨品牌在通過出奇制勝的營銷策略賺得一桶金后,就將重點放在擴大銷售渠道及提高品牌形象上,然而“低研發、高營銷”的運營模式始終無法打破其中低端的定位。對此,智能健身鏡行業當引以為戒。

        因此,智能健身鏡的生產者既要注重轉型創新,還得認真打磨產品。畢竟,僅憑產品的“新”與“奇”來拓展市場,或許能“紅”在一時,但終究無法“長紅”。惟有用心聆聽消費者心聲,對消費者的痛點與需求做到及時識辨、精準把握,在此基礎上實現快速充分響應,想方設法使產品與服務質量精益求精,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市場青睞,令智能健身鏡既“叫好”又“叫座”。

        周慧虹

        關鍵詞: 智能 健身 尚需 打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