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思瑋
“與全國腫瘤發病的情況相似,云南省腫瘤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特別是宣威、富源、個舊等仍然是全國肺癌高發地區。不過,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癌癥早診早治工作的不斷推進,腫瘤人群的5年生存率正在穩步提升。”近日,云南省腫瘤醫院院長(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黃云超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表示,目前,很多癌癥患者就診時已是中晚期,有限的醫療資源多集中在中晚期腫瘤患者的診治,效果有限。因此進一步提升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必須在“前端發力”,即加強腫瘤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的能力。
早診早治提升5年生存率
根據云南省腫瘤登記地區數據顯示,肺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是該省發病前三位的腫瘤。目前,云南省每年新發癌癥病例超過8萬人,死亡病例超過5萬人。其中,云南省肺癌平均發病率為44人/10萬人,是全國平均發病率的兩倍。特別是宣威市肺癌發病率高達93人/10萬人,發病率位居全國第一。
為何宣威肺癌高發?對此,黃云超首先澄清了一個概念,“宣威肺癌并不是僅僅指宣威市,而是以宣威地區為主的珠江源頭地區”。
他指出,該地區肺癌高發率與居民長期生活習慣、使用燃煤的質量,以及長期生活在相同環境居民基因易感性等有很大關系。宣威地區是比較貧困的多民族山區,以農業生產為主,歷史上當地居民使用一種被稱為“火塘”的生活爐灶進行做飯、煮豬食、取暖等,加之當地自產的煙煤含焦油物質較多,燃燒時產生的多環芳烴等有害物質的濃度高、種類多,造成嚴重的室內空氣污染。
“其實,宣威農村女性吸煙率非常低,但非吸煙女性肺癌發病率卻極高。”黃云超解釋稱,女性除了室外活動,主要還從事家務勞動,在室內空氣嚴重污染的情況下進行炊事等家務勞動,較長時間暴露于污染空氣,這是造成女性肺癌高發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公開報道數據顯示,我國肺癌死亡率的男女性別比一般都在2以上,男性明顯高于女性。而宣威地區肺癌死亡率男女性別差異不大,性別比為0.87~1.09,部分肺癌嚴重的鄉鎮還出現女性死亡率大于男性的現象。
當然,環境與生活方式只是宣威地區女性肺癌高發因素之一。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宣威當地就開展了大規模的改爐改灶工程,同時對當地的重點人群進行了篩查,特別是近20年來,通過應用低劑量螺旋薄層CT,開展肺癌的早防早治工作。在各部門努力下,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近年來宣威肺癌的整體發病率仍在上升。
“這就說明,癌癥的發病是綜合因素的影響,沒有一個地方是一種病因引起的。”黃云超說,遺傳易感因素也是腫瘤發病的重要因素。他們通過研究發現,一些宣威土著的下一代以至第三代,即便沒有在當地生活工作,肺癌的發病率也比普通人群高。
黃云超表示,這需要我們進一步明晰當地肺癌的發病機理,進而制定出臺更加可行的預防和綜合治理措施。據了解,通過努力,目前當地肺癌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很好的控制。得益于早診早治工作的開展,癌癥患者5年生存率也大幅度提高。
人才培養是提升專科醫院診治能力的根本
“目前,我們已建立起以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腫瘤科)為依托,以胸外科(胸部腫瘤)等11個省級腫瘤臨床重點專科群為骨干,診斷技術先進、治療手段完善的腫瘤預防、篩查、疾病診療專科體系,腫瘤診療技術處于西部領先水平。”黃云超一直認為,腫瘤專業人才培養、社會大眾腫瘤防控認知水平的提高,才是提升腫瘤診治能力的根本。
采訪中,黃云超特別強調了早診早治工作的重要性。云南省作為全國10個癌癥篩查早診項目基地首批試點,省腫瘤醫院必然是“排頭兵”。每年,該院多次派出專家對高危人群進行臨床篩查、實地調查及腫瘤防治知識宣講,積極舉辦癌癥篩查早診培訓。同時,加強全省癌癥早診早治人員培養、專業技術指導、督導檢查工作。
“希望每個癌癥病例都能被早發現,并得到有效治療。早日迎來癌癥發病率下降、生存率提高的拐點,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黃云超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艱難梭菌感染診斷不再“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