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8月30日,2021年北京市腦健康體檢(癡呆風險篩查)及老年癡呆防治行動工作啟動實施及培訓會召開。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領導、臨床神經科學領域專家、醫院代表及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工作人員等參加線上啟動會。
2021年北京市腦健康體檢(癡呆風險篩查)是繼2019年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全國率先開展老年人腦健康體檢工作以來,持續第三年在北京全市范圍內展開大規模腦健康體檢,是提高老年人癡呆篩查服務覆蓋率,建立完善的癡呆防治服務體系工作的持續推進。該項工作持續3年來由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老年腦健康研究中心組織實施,為該項工作提供核心技術和專業團隊支持,為全市6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老年人提供腦健康體檢(癡呆風險篩查)服務。
啟動會上,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老年腦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張占軍教授介紹了北京師范大學BABRI老年腦健康計劃在腦健康社區隊列研究、構建認知老化常模、搭建腦健康體檢工具平臺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以及在北京市腦健康體檢工作中應用的經驗和有效實施路徑。專家委員會代表和北京市衛健委相關負責同志分別發言,在總結既往經驗的基礎上,對于今年的工作方案給予了建議和意見。
國家老齡化趨勢日趨嚴重,癡呆風險以及罹患老年癡呆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甚至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黨中央、國務院多次發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強調預防老年重大疾病、構建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重要性,明確提出降低老年性癡呆發病增速的要求。防治老年癡呆,重在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但由于缺乏關鍵性技術和準確性高的專業化工具,我國一直沒有建立起規模化篩查防治體系。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老年腦健康研究組持續10多年潛心研究,聯合臨床醫院和社區,建立了中國數字化記憶門診、老年腦健康體檢和癡呆風險篩查平臺,廣泛應用于醫院和基層社區。
據介紹,2019年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率先啟動北京市老年人腦健康體檢試點,應用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的癡呆風險篩查平臺,組織實施北京市老年人腦健康體檢(癡呆風險篩查)Ⅰ期項目,在北京市城六區(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石景山區)試點推行,服務累計覆蓋9.8萬老年群體,形成北京方案及可推廣實施路徑。2020年在北京市十六區范圍內推廣實施Ⅱ期項目,服務覆蓋10.4萬老年群體,連續兩期項目執行期間,參加專項業務集中培訓及考核人員達到1721人次,為北京市開展老年癡呆防治工作,構筑完善的癡呆防治服務網絡建立了穩定的隊伍及堅實的工作基礎。2021年北京市腦健康體檢的目標是:對11個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老年人腦健康體檢率不低于5%,在5個區建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試點區(社區6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老年人腦健康體檢率應不低于30%)。
本次大會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北京師范大學老年腦健康研究中心主辦。啟動會后,來自北京市十六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2000名基層衛生人員將開展為期三天的腦健康知識、腦健康體檢工具使用及專業技能培訓。2021年北京市腦健康體檢(癡呆風險篩查)項目將持續進行至2021年底,老年朋友可就近前往所在轄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參與腦健康體檢。(戰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