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白酒的人在品酒過程中,都會使用一種品鑒工具,叫做“白酒風味圖譜”,從香氣到口味,再到口感,全面衡量、評價一款白酒的整體風格,越是覆蓋多元、越是風格經典,說明品質相對越好。
對于董酒而言,董酒粉絲之所以認為董酒堪比白酒風味圖譜,在于它的香型、風味以及陳年的變化,與白酒風味圖譜重合度很高,具體有三方面的表現,體現出董酒三方面的風味價值和工藝特殊性。
香氣多元性價值:百草入曲,發酵更長
在白酒消費和老酒收藏領域,流行一句話,“醬香之后是董香”,說明在香氣豐滿和復雜度方面來比較,董香型白酒香氣更加濃郁。在白酒風味輪中,董香不僅基本覆蓋了其中的原料香、發酵香等香氣類目,而且還體現了獨一無二的本草香。
董酒的香氣之所以更加濃郁、香氣種類更多的原因在于董酒特殊的工藝環節,首先,得益于董酒在制曲環節加入了130余味本草,這些本草的組分經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進而通過蒸餾取酒融合到了董酒的酒體中,從而相比只以糧食為原料所釀造的其他白酒品類,董香型的香氣更具有多元性和豐富度。再者,董酒在發酵環節,與其他香型的白酒不同,其把產酒和產香分開進行,以大曲、大窖池產香醅,香醅的生產最低要一年半之久,所以會產生更多元、更濃郁的香氣呈香物質。
風味融和性價值:融合多香,串蒸鼻祖
在口感方面,行業內同樣流傳一句話,“董酒,是能夠品味大曲酒和小曲酒雙重風味的品種”。由于董酒產香和產酒的分開進行,董酒也有“串蒸鼻祖”的稱號,即小曲、小窖池產酒醅,大曲、大窖池產香醅,以酒帶香,兩者再串蒸到一起,從而得到董酒。
這種操作的好處在于,物盡其用、因地制宜,類似于社會的分工操作,效率更高、品質更好,與此同時,也將大曲酒和小曲酒的雙重優勢都匯集到了董酒中,讓消費者能夠同時感受到大曲酒的噴香和小曲酒的綿甜。
董酒風格融合性的另一方面在于,它的工藝環節博采眾長,讓其酒體風味中兼具了濃、清、醬、米等多種香型的風味特征。
酒體儲藏價值:高酸酒體,越存越香
白酒,是時光的產物,董酒一直是老酒收藏界的“硬通貨”。2017年榮寶齋春季藝術品拍賣會,10瓶80年代白董,以59800元成交。2019年西泠印社春季拍賣會,1993年紅董(兩原箱),以69000元成交。這些均是董酒酒體儲藏價值的表現。
有老酒愛好者向記者表示,收藏者看好董酒一般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董酒儲存的風味變化顯著,就是經過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董酒品質的提升非常明顯,老酒的感受會更好。再者,是品牌價值,董酒是老八大名酒,又是“國密”,名牌基礎是其一大投資優勢。
陳年的董酒,在風格上的確能夠更加具有老酒品味,口感更醇厚、香氣更協調,尤其是陳香表現地淋漓盡致,之所以董酒具有這樣的陳年品質張力,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董酒本身多元性和融合性的酒體,讓其呈香呈味物質更加豐富,從而為陳年奠定品質基礎;另一方面,董酒有機酸含量高的酒體特征,為其陳年中的酒體變化提供了動力。
香氣多元、風味融合、越存越好,這三點即是“白酒消費”的核心價值追求,也是董酒的酒體特點和風味價值,一杯董酒可以讓消費者品鑒到中國白酒的整體風味,董酒更濃郁、更厚味、更有老酒味,同時酒體更具有升值空間。所以,無論是消費或者投資,董酒都是白酒中比較有特色的產品。(王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