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壺:海洋中“最難”擺脫的寄生蟲

        2021-08-31 02:15:10

        由于藤壺特殊的形態結構、生活史和種群生態,它已成為最主要的海洋污損生物之一。藤壺的成體既不會游泳,也不會爬行,大多生活在潮間帶,附著棲息在海水中固定或浮動的硬物上,例如船體、浮標、橋墩、碼頭、網箱及網具等。附著在網箱上的藤壺不但會造成網箱網衣堵塞, 減少海水的流動交換,導致養殖環境變差,造成養殖動物疾病多發,還會使網箱網衣阻力增大,造成漂移及大潮汛和臺風期的魚體擦傷。此外,藤壺的附著對牡蠣、珍珠貝等貝類養殖危害極大。

        那么,藤壺是依靠什么物質附著在基體表面的呢?

        原來,藤壺在每一次脫皮之后,都會分泌出一種具備粘性的藤壺膠,這種膠主要由多種蛋白質成份組成,具有極強的粘合力和防水能力。藤壺膠的強粘合性使藤壺不僅能牢固地附著在礁石、船體上,還能附著在其他生物表面,如紅樹、貽貝外殼等。

        藤壺膠是藤壺腺介幼蟲及其成體與基底材料表面黏附的主要物質。人們通常把藤壺個體在正常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分泌的膠黏物稱為初生膠,而已附著的藤壺成體在修復自身破損結構時所分泌的膠質稱為次生膠。藤壺膠與多種基材表面黏接后都能呈現較大的內聚強度,且其具有非常優異的抗生物降解性。

        藤壺膠是一種極具開發價值的生物粘合劑。由于藤壺膠具有極強的粘合性、優異的防水性、高穩定性以及無毒性,其在水下工業、醫療、組織工程等各領域都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人們現在已經著手研究人工合成“藤壺膠”,如果使用這種粘合劑修船,幾分鐘就可以在水下將鋼板粘牢;在醫療上,利用此方法生產的粘膠不會侵害人體細胞或引發人體免疫反應,使其有望用于粘接斷裂的骨骼、縫合軟組織、口腔修復,粘接外科手術上的刀口就象粘紙一樣方便。

        本文由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二中高級教師黃少華進行科學性把關。

        作者:馬瑤

        科普中國中央廚房

        新華網科普事業部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聯合出品

        ?

        關鍵詞: 藤壺 海洋 最難 擺脫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