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豐收節探訪袁隆平最后項目試驗田:豐收在望

        中國新聞網 2021-09-23 22:00:07

        一場雨后,稻禾上聚集了雨滴。王曉斌攝

        中新網三亞9月23日電 (記者 王曉斌李宇凡)9月23日是中國農民豐收節,記者探訪位于三亞崖州區的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這里是“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項目的示范點之一,該項目由袁隆平任首席科學家,是其生前親自推動的最后一個科研攻關項目。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項目壩頭示范點負責人陳燦和技術員朱再書在查看水稻長勢。王曉斌 攝

        正處于灌漿結實期的水稻。王曉斌 攝

        如今在周邊村民口中,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更流行被喚作“3000斤”。記者當日在“3000斤”看到,晚造的水稻正處于灌漿結實期,整個田洋綠油油一片,預計在十月底迎來收成。

        “超優千號”等品種因為稻禾高大挺拔,曾被袁隆平親切地稱作“水稻儀仗隊”。王曉斌 攝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項目壩頭示范點負責人陳燦和技術員朱再書在查看水稻長勢。王曉斌 攝

        在今年5月進行的早造現場測產驗收中,“3000斤”田洋的平均畝產為926.5公斤,達到預期目標。“3000斤”試驗示范點技術員朱再書介紹,晚造水稻種植品種為“超優千號”和“吉豐優1002”,從當前的長勢看,有信心達到甚至超過畝產600公斤的目標。(完)

        正處于灌漿結實期的水稻。王曉斌 攝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