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宏
當前,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進程中,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是關鍵。參照《巴黎協定》,各國政府根據自身發展狀況相繼推出了“減碳”目標,這其中,中國政府提出的“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及其行動規劃則更具雄心和魄力,體現出了大國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落實全球“減碳”,企業的角色至關重要
誕生于硅谷車庫的惠普,在過去8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過多次轉型和變革,深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面對“減碳”大勢,惠普一直在通過不斷創新,摸索出適合自身及行業發展的脫碳路徑。
惠普個人信息系統作為惠普的核心業務之一,營收占整體收入的67.97%①,可謂是惠普脫碳工作的重頭。近些年,惠普推出的、貫徹了可持續理念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為整個行業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減碳”思路。
惠普電腦的全鏈路脫碳
實踐中,惠普將可持續理念貫穿惠普電腦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力求實現惠普個人信息系統的全鏈路脫碳。
惠普認為,企業應當在產品設計研發之初,就把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其中,而不只是體現在生產、回收等孤立的環節里。因此,我們系統梳理了每一臺惠普電腦的生命周期,逐步分析每一個環節的減排空間,將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以實現惠普電腦全鏈路的節能減碳。
對于硬件制造商來說,使用和提取原材料的制造過程很可能會消耗大量能源,進而造成嚴重的二氧化碳排放。數據顯示,惠普個人信息系統在生產制造環節的碳足跡,占整體碳足跡的48.34%②。為了應對生產制造環節的碳排放挑戰,使惠普電腦從誕生伊始就以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方式上市,我們不斷尋找契合的原材料,最終鎖定了鋁和鎂這兩種金屬。其在滿足惠普嚴苛的工業設計要求的同時,還能通過現有基礎設施以便捷的方式進行回收和循環利用,進而大幅降低加工制造過程中的碳排放,成為目前惠普個人信息系統使用最廣的金屬材料。惠普也持續加大對可回收塑料的投入和使用,以替代在惠普電腦上無法回避使用的塑料原材料。截至目前,惠普共采購了超過771噸③用于產品制造的可回收海洋塑料,并已累計推出超過50款④包含海洋塑料的個人電腦產品。通過循環再生的形式,減少浪費和污染。
電子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造成的電力消耗,也是一個巨大而隱形的碳排放出口。在提高產品能效方面,惠普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堅持向高標準看齊,致力于在不斷的升級迭代中加碼綠色創新。目前,惠普電腦通過了多項國際綠色環保標簽認證,其中包括電子產品綠色認證領域評判維度廣泛、要求極高的EPEAT(電子產品環境影響評估工具)認證,為產品貼上了最為醒目的綠色標簽。2020 年出貨的惠普個人電腦中,共有 61% 的機型通過了EPEAT評估,其中更有16%的產品獲得了嚴苛的EPEAT金牌認證。數據表明,自2010年以來,惠普電腦產品的能源消耗平均下降47%⑤,高能效產品設計帶來的減碳效果顯著。我們希望通過植根于產品設計的環保理念,幫助客戶降低能耗,并帶動更多用戶加入到節能減排的行動中來。
除了確保惠普電腦自身的可持續性,我們竭力推動產品的包裝和運輸過程實現綠色、低碳。2020年,使用模塑纖維包裝的惠普電腦產品出貨量高達2,400萬件,節省了 2,997 噸難以回收的塑料泡沫⑥。我們還長期與本土伙伴合作,將農民收割時廢棄的秸稈加以回收并制成秸稈托盤,以此替代在亞太區運送產品所使用的木質托盤。作為全球第一家使用秸稈貨盤的 IT 公司,惠普自2017年起,累計回收超過9,900噸秸稈,并用其生產了21.48萬個環保貨盤,大幅降低國內秋收時節的碳排放,減少了使用傳統包裝材料導致的資源浪費⑦。
惠普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惠普始終堅信,可持續發展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早在30年前,惠普就前瞻性地制定了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戰略,并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惠普全業務運營的方方面面。以創新的方式實現自身、行業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早已成為惠普文化的核心基因。
今年4月,我們發布了“惠普氣候行動目標” ,從碳排放、資源再利用和森林保護三方面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旨在為地球的綠色發展做出貢獻。惠普承諾,到2025年,在惠普運營層面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實現惠普價值鏈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促進供應商的惠普相關業務實現碳中和;到2040年,惠普整體價值鏈實現溫室氣體的凈零排放。
惠普創始人之一大衛?普克德(Dave Packard)曾說:“推動社會進步不是少數人的事情,而是人人有責。”碳中和是全人類的美好愿景和共同目標,需要凝聚各方的力量和智慧。作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領軍者,惠普將積極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協同各界合作伙伴,用科技創新共創更加綠色、美好的未來。
(作者系中國惠普有限公司副總裁暨個人信息產品事業部總經理)
①數據源自惠普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
②數據源自惠普2021年發布的《2020年可持續影響報告》
③數據源自惠普2021年發布的《2020年可持續影響報告》
④數據源自惠普內部統計
⑤數據源自惠普2021年發布的《2020年可持續影響報告》
⑥數據源自惠普2021年發布的《2020年可持續影響報告》
⑦數據源自惠普內部統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