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門:農企發展與“稅”同行

        光明網 2021-10-20 08:45:07

        近來,南通海門區農田里的毛豆等蔬菜都已經進入了成熟期,“上海、西安的市場需求挺大的,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比較忙,工人們都在加班加點的忙著加工,雖然累一點但心里也開心。”南通市鴻基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沈娟介紹說。

        伴隨著生產線的快速運轉,玉米、蠶豆、毛豆等蔬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清洗、消毒、加工、冷凍等多道工序,作為海門本地農產品銷售的重要企業,鴻基食品在帶動周邊鄉村振興的路上越走越遠。

        “雖然去年疫情影響很大,但在稅務部門的支持下,我們的免稅銷售額已經超過了3000多萬元,今年以來的銷售利潤已經達到50多萬元,對于我們以及周邊老百姓來說是件很高興的事情。”沈娟介紹稱,得益于稅收政策,公司投入了更多的資金進入了冷鏈環節。在冷凍車間,記者看到工人們正穿著厚厚的工作服對脫水冷凍蔬菜進行分揀,沈娟表示,“冷鏈資金的加大投入大大拓寬了原先的銷售寬度和廣度。”

        稅收優惠也讓農企有了創新發展的堅強后盾,南通市興榮草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秸稈飼料和生物質顆粒燃料的企業,2020年全年企業享受到了增值稅即征即退54萬元,2021年截至目前享受到了增值稅即征即退43萬元,合計近百萬元的稅款讓企業負責人姜慧峰信心大增,“根據當前國家能耗雙控的政策,我們計劃充分利用好這筆稅收優惠資金,投資500萬元建設12000平方米光伏,達到年節電120萬千瓦/時,對最近的節能節電政策可謂是一大響應。同時進一步優化生產線,計劃投資200多萬元來淘汰高耗低產的設備,新產能可在不提高能耗的基礎上,增加一倍的產能。”

        夏末秋初,走進南通曾氏水果種植有限公司的水果大棚,一掛掛成熟的紫葡萄、青葡萄早已經裝框入箱,格外引人注目,空氣中到處彌漫著香甜的果實氣息。“我們合作社內建有全市目前最先進的智能日光溫室大棚,主要種植蔬菜還有水果,特別是各品種的葡萄,每年出兩季,一般每天都能出庫1000多斤到2000斤,銷量很好。”在公司負責人曾慶東看來,產業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稅收優惠政策的助力。

        每年都有幾陣最忙的時候,曾慶東很難抽出時間外出辦稅,“稅務干部給我手機安裝了江蘇稅務APP,手把手教我申領發票,手機上點兩點,發票就能郵寄上門了,讓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忙葡萄采摘銷售。”據悉,國家稅務總局南通市海門區稅務局為涉農企業提供了“一對一”上門服務,宣傳講解涉農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量身定做“惠苗政策營養套餐”,并手把手輔導辦理各項稅費優惠,將減稅降費的紅利不折不扣送到“田間地頭”。(陶怡瑾)

        關鍵詞: 南通 海門 農企 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