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晚稻成熟收割的時節,連日來,衡山縣廣大農戶抓住晴好天氣,開鐮收割晚稻,田野里處處呈現一派忙碌的景象。
10月18日,在衡山縣白果鎮雙季稻萬畝創建示范片,2臺大型收割機正在稻田里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一朵朵稻浪被卷入機械中,大粒飽滿的稻谷盡收囊中。不一會兒,滿載而歸的收割機便停靠在田邊,將脫粒的稻谷倒進路邊等候的拖拉機車斗里。
? 種植大戶李思余表示,今年他一共流轉了300余畝農田用于種植雙季稻。得益于統一的良種供應、肥水管理、病蟲防治和技術指導,今年晚稻產量比去年有所增長。接下來幾天,他將趁著晴好天氣加緊收割、烘干,爭取晚稻顆粒歸倉。
“今年天氣好,在農業部門的指導下,今年的收成還是可以。畝產有一千斤左右吧。”衡山縣思余農場負責人李思余說。
據悉,自秋收工作啟動以來,衡山縣農業農村局積極組織收割機作業,提升收割質量,確保晚稻及時收割。據了解,今年衡山縣共種植晚稻18.83萬畝,預計晚稻單產480公斤左右。目前,全縣各合作社、種糧大戶和農戶正開足馬力,全面推進晚稻收割工作。
在不遠處的棠興村,種糧大戶通過與企業的有效對接,通過“訂單式”糧食種植,有效促進當地的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
在白果鎮棠興村的優質稻生產基地里,水稻收割機正在忙碌穿梭,有條不紊地將飽滿的稻谷“顆粒歸倉”。看到這一豐收景象,衡山國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正恒臉上不禁洋溢出開心的笑容。
作為村里的種糧大戶,陳正恒今年一共流轉了2000余畝田地,其中800余畝用于種植晚稻,按照公司簽訂的種銷合同,現在不僅不愁銷路,而且直接訂購的優質水稻品種產量還高,收購價格也有保障。“今年晚稻比往年都好,收成好的畝產有1200-1300斤,一般的都有900多斤一畝。現在就是搶抓時間,趕著好天氣收割,然后進倉烘干,烘干以后就放到自己倉庫。”衡山國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正恒說。
據悉,近年來,衡山國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發展訂單式農業,不僅與農戶建立了合作關系,實現共贏,還帶動了當地水稻種植結構升級,促進當地農民增產增收。(文峰 廖晶 曾思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河北涿鹿:減稅降費增強企業獲得感
下一篇:知危險會避險 安全知識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