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夯實廣大青少年國防意識,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光明網聯合陜西省科協宣調部策劃的永遠跟黨走|科普中國“云游”紅色教育基地系列國防課程,來到位于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馬欄鎮馬欄革命紀念館。通過鏡頭探訪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工作和戰斗過的窯洞,瞻仰莊嚴的馬欄革命紀念碑,感受烈士用鮮血浸染的紅色熱土。
馬欄革命舊址位于旬邑縣馬欄鎮馬欄村。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馬欄是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在這里成立,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在此工作和戰斗過。馬欄和陜甘革命根據地一道成為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抗日戰爭的出發點和碩果僅存在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馬欄是陜甘寧邊區的南大門,是中共陜西省委、關中分區機關所在地,是培養革命英才的搖籃,是仁人志士通往延安的紅色驛站,是關中地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教育中心。習仲勛、汪鋒、張仲良、文年生、張德生、趙伯平、高錦純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長期工作和戰斗過。習仲勛在這里工作戰斗長達六年之久。景區內有保存完好有中共陜西省委、中共關中地委和關中分區機關舊址、工字房、七孔橋等革命遺存。
馬欄革命紀念館為全框架二層結構,建筑面積3600平方米,辦有“馬欄革命史”專題陳列,借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陜甘寧邊區關中特區、關中分區的革命歷史,生動地再現了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本次課程我們以歷史為主線,用詳實的歷史資料、圖片、文物和各種現代化展陳技術,再現創建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艱難歷程與光輝足跡。
?
出 品:中國科協 光明網
監 制:戰 釗
制 片:金 赫
科學顧問:趙養群
導 演:趙清建
拍 攝:李 錦 盧 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讓東北虎豹有更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