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新銳科技論壇舉辦

        光明網 2021-11-09 12:45:29

        11月6日,2021中國新銳科技論壇以線上會議形式舉行。論壇圍繞“科學家個人成長與國家戰略”為主題展開,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主任鄭浩峻,“科創中國”青年百人會秘書長、“科創中國”開源創新聯合體秘書長、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副主任陳銳,北京新曦顛覆性技術創新基金會發起人才讓等嘉賓出席活動。來自全國35個科研機構的54位青年科學家參與論壇。本次論壇由知社學術圈聯合創始人段志蓉主持。

        鄭浩峻表示,科技創新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戰略支撐,科技自立自強要依靠人才儲備。目前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在于培養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青年科學家任重而道遠。選擇適宜的研究方向對青年科學家的科研事業尤為重要,青年科學家在職業生涯初期應當圍繞國家戰略需求來選擇發展方向,將個人發展與國家戰略充分結合。選定研究方向后,科研人才還應堅持好奇心、進取心、責任心、耐心、恒心以支撐研究事業的進步。

        陳銳表示,“科創中國”青年百人會是科技界、產業界青年的跨界組織,積極發揮站在高端、對話高端、引領高端的作用。開源創新聯合體旨在構筑技術創新的協作網絡,搭建破圈、融圈、擴圈的開放平臺。我們支持青年科學家成長成才,賡續弘揚科學家精神,把科研創新和國家利益、人民福祉結合起來,站立時代高度、洞見歷史厚度、沁潤情感溫度,敢于擔當、融通創新,做有意思有意義的科研,以開放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善謀善斷、善做善成,不負時代和國家的期許。

        南京理工大學教授蘭司從個人成長經歷出發,提出科研工作者應當深耕同一領域,但深耕的前提應當是選擇恰當的研究方向,認真考慮國家戰略需求點。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楊曉霞以其在納米光學材料領域的研究舉例,分享了她和同事在關鍵技術領域的攻堅歷程,如何踐行。香港浸會大學助理教授馬冠聰指出,繁榮穩定、長治久安是科研事業穩步發展的重要條件,這為科學家個人努力所帶來的發展提供了必要外部環境。

        北京大學教授劉開輝在報告中回顧了其在石墨烯領域的成就,從一線科研人員的角度探討了將職業生涯規劃與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相統合的工作經驗。周小元從基金申請經歷展開,鼓勵青年科學家應當努力申請基金經費,在項目申請過程中緊跟發展前沿與國家需求,并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才讓指出,優秀的青年科學家不僅應當學術扎實,也應具有政治覺悟、思想意識和家國情懷。

        北京大學研究員葉堉、清華大學特別研究員周會、之江實驗室助理研究員李國瑞、湖南大學副教授劉劍波等也各自針對論壇主題發表了報告演講。來自北京大學、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復旦大學、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湖南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華南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南京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溫州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湖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浙江大學、之江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等35個科研院所的青年科學家參與了論壇活動。(戰釗)

        關鍵詞: 2021 中國 新銳 科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