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不懈的努力,瀘州高新區環境空氣質量直線回升,為園區的綠色健康發展建立起了一道牢固的生態屏障。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瀘州高新區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90天以上,達標比例為85%以上。
上個月,作為瀘州新晉網紅打卡地的瀘州漁子溪生態濕地公園推出了不少活動,吸引了諸多市民。曾經的“臭水溝”,何以搖身一變成為游人如織的“網紅公園”?位于四川省瀘州高新區核心位置的漁子溪生態濕地公園,前期因其缺乏科學的生態環境管理,水系生態環境退化、環境惡劣,周圍居民紛紛“敬而遠之”。而近年來,隨著瀘州高新區致力于打造生態宜居的現代化科技產業新城,漁子溪生態濕地公園同高新區一起煥然一新。
嚴格準入 筑牢生態環保屏障
為打造生態宜居的現代化科技產業新城,瀘州高新區在提升環境質量方面下足了功夫。為盡量避免引進高能耗、高污染的“雙高”項目,園區對高耗能企業實行“一進一出”原則,嚴格把控園區內高耗能企業的總數和能耗總量,并構建綠色產業發展體系,明確了園區內主要發展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等綠色產業。后期,瀘州高新區還將逐步把已有的能耗總量大、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較嚴重的企業轉移出去。此外,瀘州高新區還將通過資金引導機制,激勵企業加大對節能減排新技術、新裝備和新產品的研發投入,推動企業自己成為節能減排領域科技創新的主體。
除以上一些常規措施外,瀘州高新區還率先引進“環保管家”特色項目,組建了環保專業團隊,建立起“環保管家”信息化平臺,并由此來更好地完成園區內的環境監測、監管、污染治理等相關任務。據了解,園區核心區目前已建成10個VOCs微型監測站、7口地下水監測井、4個污水管網流量監測點、4個污水管網水質在線監測站,這些站點的建立為園區的環境監管、評價、執法與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
通過不懈的努力,瀘州高新區環境空氣質量直線回升,為園區的綠色健康發展建立起了一道牢固的生態屏障。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瀘州高新區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90天以上,達標比例為85%以上,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5%。就此,在“十三五”期間,瀘州高新區還先后獲得了“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范開發區”等國家級名片。
低碳綠色 打造生態宜居園區
如今的瀘州高新區已初步形成了裝備制造、現代醫藥、現代服務業等低碳產業聯動發展的良好態勢,后續也將繼續以技術革新為抓手,提升企業生產效率,進一步推動園區的綠色發展,構建低碳綠色園區。目前,瀘州高新區已創建各類國家級平臺8個,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33 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8家。
在傳統制造業方面,瀘州高新區再度發力,鼓勵傳統制造業企業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加快推進其智能化管理系統、智能化生產線建設和智能化改造進程,同時實施瀘州長江機械有限公司、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巨力液壓有限公司等公司智慧工廠示范項目。
秉承著“三生”融合的理念,瀘州高新區正充分發揮其江景、山景、湖景的自然優勢,努力把瀘州打造成為一座“公園城市”。據了解,瀘州高新區除建設了漁子溪生態濕地公園外,還建設有楊橋湖生態公園、泰安濱江綠化帶等,園區總體生態綠化率為40%以上,在全國國家高新區中位于前列。
瀘州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正在積極完善周邊配套設施,為企業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設施“硬環境”,同時也將抓好漁子溪湖區及周邊城市規劃與建設,打造園區生態宜居名片。
占地面積達1800畝的漁子溪生態濕地公園,包括漁子溪湖體400畝,臨湖生態濕地景觀1400畝,栽種各類樹木5500株、覆蓋種植土及生態植被修復20萬平方米,修筑防洪堤7.2千米,沿水域周邊其還實施了雨污分流工程。如今,經過治理的漁子溪生態濕地公園,地表水水質越來越好,環境也越來越美。(羅允熙 陳 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